常五哥一握,尚且受創甚重,何況你這兩個傢伙?”
白振直送到宮門外。文泰來和楊成協、章進等人在外相
迎。
乾隆等陳家洛走後,屏退太監,開啟小木箱,見了雍正
諭旨和生母親筆所寫的書信,心想自己左臀上確有殷紅斑記,
若非親生之母,焉能得知?此事千真萬確,更無絲毫懷疑,追
懷父母生養之恩,不禁嘆息良久,命小太監取進火盆,把信
件證物一一投入火裡,眼見烈焰上騰,心下甚是輕鬆愉快,一
轉念間,把小木箱也投入火盆,只燒得滿室生溫。
乾隆望著几上玉瓶出了一會神,對小太監道:“傳那人上
來。”小太監下樓半晌,回上來跪稟:“奴才該死,娘娘不肯
上來。”乾隆一笑,接著又微微嘆了口氣,向几上的玉瓶一指,
起身下樓。兩名小太監抱了玉瓶跟來。
走到下面一層,站在門外的宮女挑起門簾,乾隆走進房
去,滿樓全是鮮花,進了內室,兩名宮女從太監手裡接過玉
瓶,輕輕放在桌上。
室內一名白衣少女本來向外而坐,聽得腳步聲,倏地轉
身面壁。乾隆一揮手,眾宮女退了出去,正要開口說話,門
簾掀開,遲玄與武銘夫兩名太監走了進來,垂手站在門邊。乾
隆怒道:“你們來幹甚麼?快出去。”遲玄道:“奴才奉太后懿
旨,保護皇上。”乾隆道:“我好好的,保護甚麼?”遲玄道:
“皇太后知道她……娘娘性子不……性子剛強,怕再傷了皇上
萬金之體。”乾隆望了望自己受傷的左手,喝道:“不用!快
出去!”遲武二人只是磕頭,卻不退出。乾隆知道他們既奉太
後之命,無論如何是不肯出去的了,便不再理會,轉頭對那
白衣少女道:“你回過頭來,我有話說。”說的卻是回語。
那少女不理不睬,右手緊緊握著一柄短劍的劍柄。乾隆
嘆了口氣道:“你瞧桌上是甚麼。”那少女本待不理,但終究
好奇,過了一會,側頭斜眼一望,見到了那對羊脂白玉瓶。她
這一回頭,乾隆和遲武兩人只覺光豔耀目,原來這少女就是
香香公主。
木卓倫兵敗之後,香香公主為兆惠部下所俘。兆惠記得
張召重的話,知道皇帝要這女子,於是特遣清兵,香車寶輿,
十分隆重的送到北京皇宮來。
當日乾隆見了玉瓶上香香公主的肖像,便即神魂顛倒。後
來玉瓶為駱冰所盜,乾隆大怒,殺了兩名看守玉瓶的侍衛,但
思念瓶上美人愈加熱切,於是派張召重去回部傳令,務必要
將此美人送京。他一遣出張召重,就日日盼望,忽想美人到
來,言談不通,豈非減了情趣,虧他倒也一片誠心,竟傳了
教師學起回語來。他人本聰明,學得又甚專心,數月間便已
粗通,曾賦詩一首雲:“萬里馳來卓爾齊,恰逢嘉夜宴樓西。
面詢牧盛人安否,那更傳言借譯鞮。”在詩下自注道:“蒙古
回語皆熟習,弗借通事譯語也。”於學會了說回語,頗為沾沾
自喜。
但香香公主一縷情絲,早已牢牢縛在陳家洛身上,乾隆
又是她殺父大仇,怎肯相從?她幾次受逼不過,想圖自盡,但
每次總想到陳家洛曾答允過,要帶她上長城城頭玩耍。她自
與陳家洛相識,見他採雪蓮、逐清兵、救小鹿、出狼群、赴
敵營、進玉峰,在危難中幹過無數驚險之事,對他的說話已
無絲毫懷疑,他既說過帶她到長城上去,定然會去,是以不
論乾隆如何軟誘威逼,她始終充滿信心,堅定抗拒,心想:
“我就像當時給狼群困住一樣,這頭狼要吃我,但我那郎君總
會來救我出去。”
乾隆眼見她一天天的憔悴,怕她鬱悶而死,倒也不敢過
分逼迫,又招集京師巧匠,建造了這座寶月樓給她居住。樓
宇落成後他大為得意,自撰“寶月樓記”,寫道:“名之寶月
者,抑亦有肖乎廣寒之庭也”,並有“葉嶼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