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書特書只不過是為了強調司馬懿的過人之處以證明曹孟德已然是昨日黃花,只可惜,歷史的真相未必是這樣。

但是,對於劉曄來說,他的這番話曹操就不得不聽了。

曹操是把他當作半個郭嘉來看的,因為他有著郭嘉的靈性,但是,又不像荀彧那樣過於耿直,也不像董昭那樣貼的太近。

下屬能在和上級領導保持這樣的關係下盡忠職守的完成自己分內工作,無疑會很招人喜歡的。

更何況,劉曄是一個近乎於神的人物,在之前,已經有好幾次展現了自己的驚人的敏銳性。

這廝,也算得上是漢室宗親了,而且,比劉備那個傢伙更加有跡可循一些,劉備的血緣要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而劉曄,已經可以在漢光武帝這一朝中站住腳跟了。

早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就幹了很牛逼的事情,那一年母親大人去世,臨死的時候對自己和哥哥劉渙說:你們老爸那個中意的小娘們不是什麼好鳥,我死之後估計會禍亂家族,必須要除去她,這是我最後的請求了,一定要答應啊。

不知道劉媽媽是怎麼想的,既然你早就看出來了,為什麼不早點下手呢?你怕得罪人,那就把這個極度危險的事情交給少不更事的孩子?真懷疑那是不是你親生的。

劉渙,作為大哥,表現也是很無恥,母親死後就對劉曄說:老媽已經沒有了,下面就按照她老人家的意思辦吧——讓自己的弟弟頂雷居然。

劉曄也是一個猛人,才十三歲啊,拎著刀就進去了,把馬上就要轉正的小媽一刀剁了,去老媽墳前交差,他老爸當時就毛了,興師問罪,小劉曄倒是很鎮靜,表明自己的立場——母親大人的遺命必須遵守。

他的老爸很驚詫這份不同於年齡的穩定,於是也就放他一馬,只不過是可惜了那個女人,就這麼被一個孩子殺掉,連個說法都沒有,應了這句話,虎毒不食子啊。

再加上一批知名人士也都避居在揚州,一個勁的聒噪什麼“王佐之才”,劉曄也就出名了,那個時候還不到二十歲。

而後,由於帶頭斬殺當地的豪強,想“挾持”百姓南下的鄭寶,初步展示了自己的政治立場,那就是支援曹操,而後透過廬江太守劉勳被孫策剿殺,沒有了大佬,而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曹操的幕府。

那個時候也就是二十出頭而已,從這幾件事來看,劉曄並非是印象中的文質彬彬的謀士,倒是和徐庶有點相似,而那有點火爆和剛烈的性格又可以在少年夏侯惇身上看到。

不過,隨著歲月的磨礪,劉曄倒是以鎮靜、良好的大局觀以及奇思妙想奠定了自己在曹操幕府中的一席之地,由於經常在打仗的時候(尤其是漢中平定張魯這一次)站在曹操身邊出謀劃策,所以曹操很是欣賞他大膽而不失冷靜的軍事策略,很多次都採納了。

那麼這一次呢? 。。

29—02:緩攻勢,何寓意(2)

劉曄這一次的言論倒是有點代表性,基本上囊括了賈詡和司馬懿的觀點,而且還有後續發展——當曹操剛剛拿下漢中的時候,他對曹操說了以下這番話: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慴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

前面的一堆話屬於經典廢話,正如同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前半部分,你不能說他是錯誤的,但是,這些闡述曹操歷史戰績(赤壁之戰要給刨除在外)的應用文模板除了取悅於老大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後面的才是重點,漢中的拿下已經在蜀中產生了可以估計到的恐慌情緒,如果我們不趁著這個機會直接搞定的話,那麼假以時日,劉備有著諸葛亮還有關羽和張飛等人的幫襯,早晚是一個禍害——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提到法正,那個時候法正還健在啊。

但是,一向言聽計從的曹操很固執的拒絕了劉曄的計劃,看來按照傳統的成王敗寇的觀點來看,曹操又要被人恥笑了,只不過,之後的一個細節是不能被忽視的,這件有點“蹊蹺”的事情就是:是過了幾天(居七日),斷斷續續的從蜀漢過來的投降派告訴曹操,那邊*得很,估計和東歐當年的局勢差不多,很多人都想跑路,劉備殺了很多人都沒有穩定下來,於是,曹操反過來問劉曄,現在進攻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