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巴的手筆。
可惜,英年早逝,死的時候才39,劉備稱帝的第二年就掛掉了——要不怎麼說是緣分呢,死了一年,深愛他的劉備也跟著去了。
在後來,張昭和孫權閒聊,張昭覺得劉巴確實是本事很大,就是脾氣不咋地,尤其是拒絕張飛那一件,有點過了。
對此,孫權一笑而過:此言差異,如果讓劉巴和其他人一樣,拍馬屁,撿好聽的說給劉備聽,對於張飛這樣的大員極盡諂媚,那他還是劉巴嗎?還會被世人推舉為清高之士嗎?——若令子初隨世沈浮,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
一句話,這就是劉巴,有本事的性情中人。
這樣的人,也許相處很難,可是,更容易得到世人的敬重,在他死後沒有多久,魏國的陳群就特意給諸葛亮去了一封信,表示深切的悼念和欽佩,可見劉巴的威名覆蓋面有多深遠了。
劉巴,其實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他的身邊,還有一批人,踏踏實實的處理著日常公務,雖然沒有衝鋒陷陣,沒有成為封疆大吏,沒有像諸葛亮一樣世人矚目。
但是,他們同樣是英雄,沒有他們,也就撐不起這些高光人物的門面,有一種英雄,註定要無名。
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幕後工作人員吧——不是說他們是隱士,只是,他們的知名度、曝光率和所作出的貢獻不成正比。
26—14:一朝天子一朝臣(5)
呂乂(義音),他的知名度和他的名字的使用熟練度一樣,曝光率不是很高,可是,他在劉備政府中的實際作用不小,所以,才在陳壽的《三國志》中佔據著一席之地。
呂乂是南陽人,老爹呂常跟著劉焉來了四川,只不過本意是要溜達一圈的,可是,由於“王路隔塞”,沒有辦法回到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