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

只有首先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別人;首先愛護自己,才能愛護社會。真正貴天下、愛天下的,也一定是貴自己、愛自己的。

*

真理可能只有一個,卻未必就掌握在自己手裡。或者說,我們未必就掌握了真理的全部。更多的情況,可能是我們掌握了真理的部分,別人也掌握了真理的部分,大家都只掌握了某一部分,合起來才是全部真理,甚至合起來也還只是真理的更多部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本書看點(3)

*

毫不利己,可能“專門利人”;兩袖清風,可能“造福一方”。但也可能相反——毫不利己,專門害人;兩袖清風,十惡不赦。

【拾貳】

道家的主張,就是“不折騰,才有救”。

*

君無為,則民自治。領導什麼都不做,下級和民眾就什麼都做了。

【拾叄】

當人們對此刻不滿時,就會想念和嚮往從前。這個時候,人們往往只記得住從前的好處,記不住從前的壞處,正所謂“只見笑容,不見鬼臉”,而且那好處也往往被放大。

*

文明、富裕、科技進步,絕不是導致罪惡的原因。貧窮、愚昧、落後,才是萬惡之源。

*

治國不妨消極無為,做人最好沒心沒肺。

【拾肆】

理想主義者的特點,是他的主張一定要自己認為“最好”。有沒有用,不管。現實主義者則相反。他的方案,是不是“最好”不敢說,但肯定管用。

*

在儒家看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最好是有一點管理,又不統得太死;有一點自由,又不放任自流。

【拾伍】

刑罰是公開的明控制,權謀是私下的暗控制。

【拾陸】

普通人治國,不能靠本事,只能靠制度,靠“法”。既然要“以法治國”,立法就得公開,執法就得公正,司法就得公平,否則法就沒有威望。

*

標準統一,就不能因人而異。標準唯一,就不能政出多門。標準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標準公開,就不能暗箱操作。這樣一來,任何人想做手腳,都弄不成。這就有可能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實現人與人的平等。

*

一個“以法治國”,就把儒家和道家統一起來了,即“無為而有序”。同時,也把儒家和墨家統一起來了,即“有序而平等”。

【拾柒】

國家和社會之所以有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人心和人性出了問題。所以,要“救世”,就得先“救人”;而要“救人”,又得先“救心”。

【拾捌】

在韓非這種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執著,莊子的浪漫,幾乎一下子就失去了分量,變得單薄、空洞、蒼白無力,甚至滑稽可笑。這就是真實的力量。

*

講功利,講實惠,承認趨利避害的合理性,是墨家和法家的共同之處。不同的是,墨子以利害說道德,韓非以利害說制度。

*

只有“良法”,沒有“好人”,天下還是不能太平。

*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想”,有時候比“做”還恐怖。

*

孔子的道德主張,連自己的學生都治不了,還能治國?

*

道德雖然不能治國,卻可以育人;法制雖然不能育人,卻可以治國。一個國家,如果法制既健全,社會又道德,豈能不長治久安?

【拾玖】

消極決不意味著不好。相反,消極的仁(恕)比積極的仁(忠)更重要。

*

己之甚欲,也勿施於人。這才是完全、徹底也更重要的“恕”。

*

既然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那我們憑什麼判斷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孟子認為,就看他有沒有“不忍之心”。

【貳拾】

仁是境界的追求,義是行為的準則。

*

義,是一把刀劍,而且是雙刃劍。對別人,也對自己;殺壞人,也可能傷好人。

*

講“忠義”,往往不問是非;講“俠義”,往往不守法制。

*

人類之所以要有道德,要有正義,歸根結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