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下榻的銀川驛——這算是送行酒席的意思了。

酒過三巡後,艾書吏委婉的問起話,“方小哥兒在米脂還有什麼其他公務麼?”這話外之意,當然就是問方應物什麼時候走人。

方應物裝作沒聽懂。反而問道:“聽說延綏鎮新巡撫從南邊過來,前幾天就進了延安府,不知什麼時候到貴縣?”

在縣衙做小吏的都是聞絃歌而知雅意,艾書吏一聽方應物問起巡撫行蹤,就曉得方應物打著什麼心思了。

這貨難道想自不量力的去巴結巡撫?艾書吏心裡想著,嘴上答道:“聽說打前站的今日進了縣衙,按規矩算起來,巡撫本尊約莫兩日後到。”

方應物低頭沉思起來,自己要改善目前的處境。抱上巡撫大腿是勢在必得。

艾書吏又提醒道:“延綏巡撫過境時,銀川驛要全部清空,供奉巡撫使用。所以方小哥兒你也不能住在此處了。”

“哦,那在下就於附近另擇地方居住。”方應物不以為意道。同時暗暗慶幸出差之前,從孫大使手裡借了二兩銀子的鉅款,足夠自己花銷兩天的。

艾書吏真有種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巡撫乃堂堂封疆大吏。的確是人人都想巴結,但也要看自己身份。一個庫房書辦連他這在編吏員都不如。也想上前巴結巡撫,有這個資格麼?難道就憑長相英俊?這不是自不量力又是什麼?

不過艾書吏為人圓滑。心裡鄙視過但不會在嘴上說出來。想至此,他搖搖頭便起身告辭,這方應物想留下就隨他好了。

方應物又在米脂縣閒呆了兩天,果然這日上午,巡撫車隊抵達了米脂縣,並住進銀川驛。當日午後,驛站大門外便圍聚了數十人,都是來求見的。

方應物也在其中,他環視四周,不是青衿讀書人就是遍體綾羅的商家,只是不知道巡撫老大人能見幾個,亦或是一個都不見。

不多時,卻見放出了告牌,宣佈開始收帖子見人,這時大門外等候的人群齊齊鬆了一口氣。怕就怕巡撫老大人以舟車勞頓為理由拒不見客,那他們肯定是白來了。

但眾人又緊張起來,晚上縣衙要設宴款待接風,而明早就要啟程前往榆林,也就是說,巡撫老大人在本地會客時間只有今天下午。

短短一下午時間,外面這幾十人是不能全見的,只能挑幾個代表,那就不知道誰是幸運兒了。。。。。。

忽然,從大門閃出一員老卒,高喊著:“請諸位列隊參見!一個一個呈上名帖。”

方應物瞧去,這老卒他認識,正是前番在銀川驛時遇到的那個疑似闖王祖宗的李老驛卒。

別人聽到要排隊,登時人仰馬翻,一片混亂,從驛站大門口一直排到了箱子外。方應物不急不慌,施施然走到李老驛卒身前,拱拱手問候道:“李老人家,多日不見了!”

李老漢笑了笑,“原來是方相公。”

方應物見搭上了話,趕緊呈上提前備好的名帖,後面認真排隊的人看見這一幕,沸騰起來,爭相指責叫罵。但為了自己的前途,方應物充耳不聞,聖人沒教誨過不能插隊罷,且事急從權。

忠厚的李老漢為難的看了看方應物,又看了看人群,不知如何是好。

方應物連忙小聲道:“在下與巡撫老大人有舊,關係不是他們可比的!”李老漢半信半疑,就拿著方應物的名帖進去了。

方應物不知道這新巡撫是什麼政治立場,所以沒暴露出自己背景,只寫著“浙江省淳安縣縣學廩膳生員”字樣,在西北地區,這秀才招牌也足夠響亮了。

沒過多久,李老漢又從大門裡出來,沒有再與方應物說話,只喊道:“下一個!”

如果裡面看到名帖要見人,肯定就把人請進去了。可是喊了下一個,那就說明不見當前這位,也就是方應物。

“慢著!”方應物急忙又喊住李老驛卒,又掏出一張名帖,遞給李老驛卒,“方才那張寫的太簡單,可能叫巡撫老大人沒看明白,煩請老人家再送一趟名帖。”

後面已經有人破口大罵起來,責問之聲不絕於耳,充滿了整個巷子,但方應物站在門廊下,繼續充耳不聞。他也是急眼了,這時候哪還顧得上禮義廉恥,反正旁邊有巡撫標營官軍把守,不怕被群毆。

李老漢看了看手裡的帖子,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字,雖然他不識字,但也知道是比剛才那個帖子詳細。

忽然又聽方應物道:“你也曉得,在下是從京城被髮配而來的忠義之人,老人家不肯伸出援手扶危濟困麼?”

聽到這裡,李老漢挺起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