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大學士劉”。
這都什麼玩意,盼了半天,盼來的兩位全不是史書上的好人啊。。。。。。方應物長長嘆了一聲,面色不是很好看。旁邊方應石納悶道:“用秋哥兒的話說,有人找是好事,為何嘆息?”
“我只是感慨,這年頭為什麼朝中好人鬥不過奸邪。就看這機敏程度,好人比奸邪輩差得太遠了,難怪正不壓邪!”(未完待續。)
ps: 早起五點碼字,先更一章求月票!
第一百零六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
五月底六月初的京城天氣漸漸酷熱,已經到了盛夏時節,不過卻漸漸流傳起充滿正能量的忠臣孝子故事。
人性光輝十分燦爛,還伴隨著慷慨激昂的熱血詩句,聞之令人唏噓。若非民心如此,楊家將岳家將也不會流傳幾百年而經久不衰。
“父親報國恩,兒作忠魂補!”
“風吹枷鎖滿城香,簇簇爭看新庶常!”
“報國從來惟忠烈,此身七尺只隨方!”
“宋室忠臣死,方家是後身!”
其實對方應物而言,百姓感動不感動並非最重要的,朝廷大臣們有所感觸就行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可謂是煞費苦心,既不能太過火又不能太平淡。太過火,直接激怒皇帝不是好事,讓別人反而心生反感更是壞菜;太平淡,就無法觸動人心,那又有什麼用?
所以,塑造忠臣孝子典型的過程中,拿捏分寸才是最難之處。像婁天化建議的當街嚎啕痛哭這種把戲,若不是能真心投入,一眼就會被京師官場的老油條們識破為做作。還不如時而淡淡的哀愁,時而突發的憤激比較自然,不會被人識破質疑。
卻說這忠孝故事是流傳了,但當事人方應物今天稱病躲在房中,愁眉苦臉的看著兩張請帖。
他沒有料到,樹起忠孝兩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