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期貨的多空廝殺。
中國國債期貨交易始於1992年12月28日,理論上國債期貨是有頂部的。但1994年10月以後,中國人民銀行提高了3年期以上儲蓄存款利率和恢復存款保值貼補,國庫券利率也同樣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的不確定性為炒作國債期貨提供了空間,國債期貨市場日漸火爆,與當時低迷的股票市場形成鮮明對照。
327是國債期貨合約的代號,對應1992年發行1995年6月到期兌付的3年期國庫券,該券發行總量是240億元人民幣。而在上證所的國債期貨市場上,327國債的空方主力是上海萬國證券公司,多方是中經開和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楊星的命令很簡潔——儘量增持327的多方合同,採用漸進和積少成多的方式。在唐海面前他故意講上一大堆聽不懂術語,擺一些看不懂的手勢,唬的他多少收起了小覷之心,覺得楊星真是有兩把刷子,還偷偷在下面模仿楊星的舉動,只是每天等唐海離開,作戰室裡簡直要笑翻天。
汪雲起也算是一代梟雄,既然全權委託給了楊星,居然十幾天不聞不問,只是每天聽一下唐海的彙報,暗地裡,也透過上層關係去了解財政部的動向。第一次把楊星約了出來。
。
第一部 初出茅廬 第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
“老管信誓旦旦的向我說,如果是93年通貨膨脹厲害的時候,財政部拿出這筆錢穩定市場還有可能。(牛文小說~網看小說)現在通貨膨脹已經被打壓下去,再讓財政部拿出16億來補貼‘327’絕無可能。”汪雲起對楊星說道,兩人就在和平飯店的酒吧裡聊天。周圍坐的大部分是歐美客人,兩人也不怕有人偷聽。
楊星笑著問他:“管金生不會不知道中經開的背景吧?”管金生就是‘327’空方的主力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的老總,1第一家證券公司。在他執掌期間,萬國證券一級市場承銷業務佔中國總份額的60%,二級市場經紀業務佔到全國總份額的40%。美國、英國的權威機構評定萬國證券為中國第一大證券公司。管金生打起了“萬國證券,證券王國”的旗號,聲言要令萬國成為中國的野村、美林。1994年,提出萬國證券“要在2000年進入世界十大券商”。他在上海證券市場上說一句話,還是能讓上證所的地板抖一抖的。
楊星話裡的中經開指的是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它前身是1988年4月,由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中國農業開發信託投資公司。這家小規模的信託公司一開始就有著濃厚的“政府背景”,它以接受財政部農業週轉金委託管理起家,之後接受全部財政週轉金和農綜辦資金的委託管理,這明顯是財政部下的崽,那麼貼不貼息,財政部說了算。
管金生執意和中經開對戰,的確是找錯了對手。但當時滬上一批券商都抱著這個想法,顯然按正常的市場規律,管金生這幫海歸派是正確的,但在中國,政策的魔棒會把每個這麼想的人打入地獄。汪雲起搖搖頭:“老管他們已經一葉障目,不見樹林了。上證所的衛少這兩天要回來,看能不能拉動這頭倔驢。”楊星笑了一下沒有接話,不出意外的話,這位上海灘的另一位公子下臺的日子不會太遠,楊星正等著把他收入囊中呢。
衛邵東是上海財大畢業的特殊時期後第一批大學生,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衛邵東成為上證所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總經理。此時,還不到四十歲,號稱‘全球交易所中最年輕的老總’。算起來,汪雲起還是四大公子中年齡最大的一個。
楊星和汪雲起的密談是此時已不是能否賺錢的問題,顯然透過財政部的內線,汪公子已經對結果瞭然於胸,而是加大投資賺多少的問題了。楊星和他商談的結果是從以汪公子的公司信用作擔保從銀行再借出三千萬,而楊星則和正在商城的大連國發的全明耀等人通電話後,再調了二千萬過來,前後共計一億元,全部投入了327中,整個二月,327合約的價格一直在147。80元至148。30元徘徊。楊星等大規模資金的進入,將該合約抬升到了148。5元左右,顯然管金生沒有聽進去勸告,他再次用更多的資金把合約價壓了下來,包括中經開在內的多方卻已看出空方的色厲內茬了。
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2月23日,中經開公司率領多方借利好掩殺過來,一直攻到151。98元。隨後萬國的同盟軍遼國發突然改做多頭,327國債在1分鐘內漲了2元,10分鐘後漲了3。77元!327國債每漲1元,萬國證券就要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