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過這次的股市風波,三人的短暫聯合有加深聯絡的意思,共同的利益永遠是商場結交的第一步,這一次雖然瀉掉了期貨市場的邪火,但那些天量的遊資總會找新的投資路徑的,星富投資公司這次的表現就是吸引他們的大籌碼。這次分得了三億,解決了汪雲起燃眉之急,他已經決定和楊星同坐一艘船,變相互利用為相互支援,楊星也贏得了姜立奎另眼相看,汪雲起就暗示過楊星,有他和姜立奎的支援,他的九都步行街計劃很快會有轉機。楊星也心領神會的在最後劃分三家得益時,大方的讓出了不少實惠給他們,能再搭上一條上層路線,自己小小付出有何難。這讓酒席上喝的酒酣耳熱的姜立奎拍胸脯承諾,只要楊星到北京發展,一定會好好關照他。

股市告一段落,楊星可沒空休息,他這次來上海可是有很多計劃,現在手頭最緊要的任務就是為了下一階段公司壯大發展,必須進行人才招募和儲備。他深知儲備好優秀人才的重要性,寧肯讓人才等專案,也不願等專案開始時再手忙腳亂招人。

方凱畢竟是人大經濟系畢業的赴美留學碩士,由他主要負責各方面的精英的招募,楊星給了他兩個多月的時間,開出的幾十萬年薪在95年幾乎就是天價,但楊星的要求也高,明確必須是各個方面的領頭人物,交上去的一大堆人事資料經常讓他全部退回來。

方凱曾經開玩笑萬一他還找不到合適人才,楊星就第一個就先裁了他。星富投資公司在上海灘名氣雖說不上如雷貫耳,但經過國債327和國債329事件後,也算在業界小有名氣,再加上上海灘四大公子之一的汪公子推波助瀾,新租的辦公室就在浦東的證券大廈旁邊,乾淨明亮,氣派十足,很有跨國公司的派頭,這段時間趕來應聘的人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

方凱從三月就撒網似的先挑了一百多人,又和楊星不停的電話交流裡砍掉了一大半,最後站在楊星面前的只有三十多人,這些天,楊星幾乎沒凌晨兩點前睡過覺,白天除了指揮坐莊外,就是面試這些人,晚上還要寫出面試的分析意見和對第二天股市走勢的預測。十多天下來,楊星覺得自己的體重又從剛入大學時已經有些發胖的邊緣跌回到高中時的勻稱身材,看來前世那中年發福的身材要跟自己拜拜了。

這回龍虎丹鼎功功勞不小,天天熬夜也沒象上回一樣虛脫。最後挑剩下十八個人,被王伊人戲稱為“十八羅漢”,都是各方面的俊傑,楊星決定下些功夫把他們都留下來,畢竟這是雙向選擇,自己選別人,人家也要選自己,需要給他們些信心。這樣的人才,不是光憑金錢就能打動的,他們更看重的是發展的空間和前景。

現在坐在他面前的就是其中幾個,今天楊星刻意沒選在冷冰冰的會議室裡和他們聊天,畢竟大部分精英都在三十多歲左右,坐在會議室裡聽一個二十歲的青年訓話總是不太舒服,所以楊星專門找了一家外灘上英國人開的酒吧,把今天約見的幾個人帶到裡面,坐在環繞在一起的幾張沙發上,頗有些小沙龍的味道。

為了開啟氣氛楊星首先丟擲了一句:“我先宣告,我創辦星富投資公司的第一天就沒想過它是一家只在金融領域投資的公司,我們公司執照上的經營範圍大的很呢。以前是資金和管理人才不足,我們才只在證券和期貨市場上投資。現在公司的資金充足些,就想向外發展。”看著幾個人若有所思的樣子,楊星不由點頭稱許不愧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估計他們先頭也有疑惑,一家投資公司招募化妝、房產、電子類的人才做什麼?

楊星迴答的很籠統,但也表達出多種經營的意思。“所以,星富投資公司是想在別的領域裡有一番作為,我可以理解為楊先生準備投資實業嗎?”接話的人叫於德利,是香港人,人長的雖然獐頭鼠目,但人不可貌相,很有些本事。作為一名抱有堅定信念,認為97後大陸的商機遠大於香港的少部分香港商人,他去年就專門北上做生意,但今年他在香港的生意夥伴和他的老婆一起攜款跑到加拿大了。他在上海的公司倒閉,本人也被迫宣佈破產,但他始終認為上海有機會,盤桓不去,幾乎走投無路才遇到了星富投資公司的招聘,當時方凱想把他刷掉,是楊星力主引進他的。

楊星讓身旁的王伊人從公文包裡拿出了幾份檔案,對眾人道:“去年夏天,我剛出來創業時,寫了一些東西,當時年輕不知天高地厚,今天翻出來看看也算是對自己的提醒,拿出來讓大家分享,有什麼問題大家提出來討論一下。”大家接過來看的,正是楊星那年夏天下午擬定的發財計劃,當然楊星在它基礎上又進行了增刪,但總的大綱沒太大變化。眾人看了一會,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