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和,同時讓人覺著他的立場很強硬。

盧秋白一聽,就徹底明白陳豐的底線了——老闆既希望糾正小區經理的不當之處,也不喜歡大家以為可以對經理指手畫腳——他馬上表態說:“我個人意見,就由李經理定一個我們可以自主的額度吧,不必再到小組會上討論了,大家每兩週對一次指標進度,以此為據,控制小額費用的累計。”

陳豐對盧秋白的明理微微頷首以示認可。

拉拉徵詢眾人的意見:“怎麼樣?大家滿意這個方案嗎?”

蘇淺唱注意到,拉拉建議“每週對一次指標進度”,大家沒有表示贊同後,陳豐把“每週”改成“每兩週”了。她不知道陳豐之所以退讓不是因為銷售代表們不同意,是因為他本人覺得“每週”確實麻煩了點——蘇淺唱越發覺得只要銷售代表們不滿意,經理的做法就得改變。

對陳豐的錯誤解讀,使得蘇淺唱的自信愈發膨脹了,聽拉拉問大家的意見,她正想表示沒有完全滿意,卻詫異地聽到“滿意”倆字正從姚楊嘴裡說出來,蘇淺唱本能地遲疑了,最終跟著大家一起誠懇地表示滿意。

在DB做了一年半銷售,怎麼做出誠懇和低調的姿態,蘇淺唱還是學到了。

會議討論下一個問題,關於指標。

陳豐和拉拉又聽了兩個人的發言才搞明白,原來大家倒不是嫌李坤分配得不公平,是他不肯預先告訴大家當月的指標到底是多少,銷售們只得每個月都蒙著頭做,到了靠近月尾李坤才會揭開謎底。

陳豐非常驚訝,因為李坤剛上任的第一個月,他曾參加過李坤的小組會議,看他是怎麼分配指標和費用的,當時明明指標分配是透明的,陳豐對他的分配思路也很認可,沒想到李坤後來改成暗箱操作了。

李坤尷尬地向陳豐解釋道:“我到每個月的下旬也是讓大家知道指標的,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全面掌控。”

拉拉想不透李坤的“全面掌控”到底什麼意思,又不好當場追問,便做了一個記號,準備回頭私下裡再問李坤。

陳豐沉吟了一下道:“每個經理有自己的工作方法,我知道在DB,確實也有少數經理是不公開指標和費用的,我不想硬性規定我下面的小區經理公開或者不公開,但是我本人的做法是公開指標和費用的。”他這個說法實際上已經在要求李坤公開指標了。

李坤趕緊表示沒問題,他以後逢月底公佈下個月的指標和費用。

銷售代表們聽了都舒了一口氣,今後再不用猜測每個月的任務到底是多少了。

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小組事務參與度。

有一個叫馬洪的銷售說:“有時候我們有些和李經理不同的想法——畢竟我們是在第一線的,比經理更瞭解某些具體情況——但是李經理多半聽不進任何不同意見,大事小情,一概都要按他的意思辦。這樣,銷售代表一點主觀能動性都沒有了,就像經理手中的牽線木偶。兩個月前,我有個活動沒有完全按李經理的意思辦,事後李經理很快就給我調換了區域,這還不算,有關我負責的區域的事情,本來李經理都是直接和我聯絡的,自打那事兒後,他有什麼話老讓姚楊轉告我,特別是關於這個月的兩個大活動。上週一,我實在憋不住了,打了好幾個電話才找到李經理,結果李經理只是很簡單地讓我有問題找姚楊就把電話給掛了,說話的語氣也冷冰冰的,搞得我很鬱悶。當時我問姚楊為什麼是你來帶我搞活動,姚楊說,她也不知道為什麼李經理要這樣安排,既然李經理交代了她不好不照辦。”

馬洪越說越激動,停了一下才接著說:“姚楊是高階銷售代表,我也是高階銷售代表,為什麼我的工作不是由經理管理,而要由和我平級的同事來管理呢?我覺得這是在變相修理我!說穿了,不過因為我有件小事沒有完全照李經理的意思去做嘛!公司的文化不是講究包容鼓勵兼收幷蓄嗎?李經理這樣做,符合公司的價值觀嗎?”馬洪說到最後一句,明顯在質問李坤了,看來馬洪本人也氣得不輕。

李坤面對馬洪氣勢洶洶的質問終於憋不住了,他對陳豐和拉拉舉手道:“我能澄清一下嗎?”

拉拉點了點頭,同時用告誡的眼神看了李坤一眼。李坤儘量保持自己語氣的平和對馬洪道:“先說給你調換區域的事情,這是事先得到陳經理同意,在你說的那個活動之前就決定了的事情,我可以保證和你說的那件事情沒有關聯。”

馬洪馬上反擊說:“就算是陳老闆同意的,也是你向陳老闆提議的,否則我在田野手上做得好好的,為什麼一到你手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