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被球棒打中的棒球,嗖的一聲,不知飛到哪個角落去了。
士兵見到這一幕,再也不管什麼,掉頭就跑,什麼刀槍都扔了,跑得比兔子還快。羅嘯見此,臉色剎白,眼中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仙師!勒轉馬頭,準備開溜,金龍已到頭頂,一爪抓下,羅嘯抽出腰間寶劍格擋,金龍根本不問,連人帶劍一把抓起,可憐鮮血飛濺,如果羅嘯不抽劍格擋,說不定還能活命,正因為手中有劍,金龍一把抓下,羅嘯手臂一軟,掌中劍不由自主往脖子上一橫,頓時鮮血噴出。
寇真見此,一聲嘆息,手一伸,金龍丟開羅嘯屍體,化為飛龍杖,落在寇真手中,寇真隨手將之放入袖中,楊遇武敗回,見此,大喊一聲:“殺!”抽出腰間劍,重新殺了回去,莊丁一見,立刻狂呼而上。寇真見敵軍已潰不成軍,手一指,金甲神兵消失,重新化為豆子。
其他幾位莊主再看寇真時,目光中充滿了敬畏,都口稱仙師,楊遇武正在指揮莊丁們打掃戰場,刀槍滿地都是,這一仗,敵軍死的人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自相踐踏而死,還有一百多號人跪在地上請假,其餘都已四散逃去,豆兵雖嚇人,實際上並未殺死一人,五百多莊丁倒一個未死,不過卻有二十多受傷,而且是最後上場時跌倒絆倒之類,寇真見此,搖了搖頭,隨手取出傷藥,讓他們治傷,那一百多人投降士兵被楊遇武編入隊伍,可見楊家兄弟,還是有點野心。
經此一役,附近幾股勢力都知道四明山腳下地界由仙師守護,再也沒有什麼勢力打這裡主意,另外,此地也不大,更不是什麼要地,眾勢力也犯不著惹仙師。
寇真名聲算是出去了,他知道,此難一過,仙子所說世間道門也該出世了,於是在四明山下,選了一塊吉地,開始建道觀,塑三清金身,在三清金身東西兩廂,寇真將林韻柔和紀湘然根據他的記憶也塑在兩旁,取名護法仙子。
寇真自上次戰後,也宣稱自己一年前,有兩位仙子下降四明山,傳授其法術,並說一年後此地有難,將依此渡難,眾人也深信不疑,因為事實在面前,眾人在四明山頂當初寇真遇林、紀兩女處,建了一座亭了,亭名遇仙亭,後來,成為當地名勝,亭中有碑,碑文記載那一段事,以後,也成為當地一個傳說。
道觀建好,取名“玄妙觀”,取《道德經》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意思,今天是良辰吉日,為三清聖像開光,一早起來,寇真就來此,等待吉時來到,七日之前,他就沐浴齋戒,今天一身盛裝,手持飛龍杖,十里八鄉的百姓人山人海,幾個莊主早早來到。
有司儀喊:“吉時到!”拉開聖像前黃布簾,莊嚴聖像出現在眾人面前,現場一片安靜,等待寇真為聖像開光。
第一百一十一節 神遊紫府傳真法
鮮花水果早已供奉於聖像之前,寇真上香三柱叩拜,敬香真言起,再拜,淨天地真言起,緊跟著淨法界真言,起身,開光真言四十九遍後,再拜,此時,寇真亦已進入一種恍惚之中,這是因為精神高度虔誠所致,大殿之中,微風頓起,種種香氣撲鼻而起,細細感覺,卻又不可捉摸,寇真身應邀而來的當地鄉紳名流,也同寇真一起下拜,見此,心中正信亦生。
寇真此時功力,已非一年前可比,召喚天地精神比之當初,已有天壤之別,開光之後,寇真取出黃紙書寫給上天的奏疏,朗聲誦讀,奏明上天,寇真因何得法,因何重開道門事由。讀後焚化。
外面百姓忽起喧譁,寇真問何事,一個僕人跑進大殿,喘息未定:“稟報天師,天上出現神蹟!小民們正在跪拜!”
殿中眾人隨寇真出了大殿,抬頭望去,天空之中,三朵祥雲形成雲做的三清聖像,眾人正在望天下拜,寇真一見,打個稽首:“無量天尊!弟子寇真拜見三清聖祖。”
寇真不知道的是,這是他的精神與天地相應而引起,並非真有三清下臨,他現在一拜,不自主間精神與天地共振,天人合一,感應立起,三清雲像目光下,天光下瀉,異彩鋪地,照在寇真身上,此等神蹟,令寇天師大名真正在周邊百姓心中紮根,一提寇真之名,立刻敬仰地說,這是一個活神仙。
此異象一出,那些鄉紳名流也真正信服,紛紛慷慨解囊,寇真一一拜謝。一天下來,寇真也有些累了,他帶來了兩個小廝,以便打掃清潔之用,讓兩人先到後面休息,他今天也不回家,就在聖像面前的蒲團上打坐調息。
……
林韻柔與紀湘然自離開四明山,趕往晉陽,一路無事,也不入晉陽,如果騎獸入晉陽,必會引起轟動,兩人在晉陽城外陽山上結廬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