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道的小事兒,但是此時此刻,卻令人覺得格外的溫馨。
最後,兩個人實在熬不住了,這才不得不去休息。
曾毅 第 215 章 奏。兩條白色光影好似兩條靈蛇,在鼻息中進進出出。在這月華漫天的夜晚,更顯得神秘莫測。
每日裡打坐修煉已經成了墨非生活中一部分,就像吃飯喝水一般,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自從墨非在天水市古玩街得到墨蓮圖,機緣巧合下,開啟了圖中傳承,走上了修仙煉氣之路,並且憶起了自己的前塵往事,這一切以普通人的眼光看來,就好像一場大夢。
千年時光,古今變幻,前世今生,所歷經的種種,都留在了記憶裡,化成了歷史的塵埃。
京華城雖然是紅塵鬧市,但是到底是千古帝都,乃是皇氣匯聚之地,自然有其神奇之處。
古代多有隱士高人隱於此,藉助此地地脈皇氣修煉,以世俗人皇之煌煌氣象來來提高自身道運,以求突破修煉瓶頸。
此時,墨非盤坐在床榻之上,整個身心沉浸在一片虛無之中,似有似無,若存若亡,漸漸地,神與道合,整個身心都似乎與這千年古都合,彷彿自身都化成了這擁有者千年歷史的帝都,與之同呼吸共命運。
那繁華的盛世,千古的人傑,都在千年流轉的光陰中片片飄散,最後凋零在歲月的斑駁裡。
此時,曾毅和歐冶平在已經沉浸於睡夢之中,夜靜悄悄的,只有隔壁房間中傳來了若有若無的清淺的呼吸聲,緩緩消融在朦朧的月光裡。
京華城對於墨非聞言,即是熟悉又是陌生的。三年之前,墨非在這裡生活學習。闊別三年,舊地重遊,這裡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盤膝而坐的墨非,沉浸在一片特有的寧靜中,感受著這千年帝都的磅礴,大氣,厚重與巍峨,似乎連自身都被渲染上了一層歷史的暈黃的色彩。
在這沉甸甸的歲月靜好中,仿若站在時光的轉角,靜靜聆聽著那一份獨有的千古華章。
墨非此一番來到京華城,一方面是應好友曾毅等人之邀,在京華大學百年校慶之際一聚。
三年的時光或許改變許多,但是幾個人的交情卻如同一瓶美酒佳釀,經過歲月時光的沉澱洗禮,越發的香醇。
另一方面,卻是因不久前積翠山的玄門盛會。老道士許信友由於墨非之助,化解了自身的危厄,修為更是突破到了築基後期。
藉著玄門三清宮慶典之機,諸多玄門道士共議天地玄機,決定擺下天罡地煞陣勢,以應對紅塵仙道之劫難。
前幾日,剛剛在天台山玉霄觀和南宗祖庭桐柏觀佈置成功,在接到曾毅的電話之後,墨非便十分痛快的同意京華城一行。
第 214 章 話述別後,心中生豔羨
歐冶平知道墨非辭了在天水市的工作,跑到鄉下去生活,早就想問這件事了。
但是他的導師高教授去年申請了一個先秦文學方面的科研課題,忙的不得了。
作為高教授的得意門徒,歐冶平自然是責無旁貸,每天都要負責查閱、翻找大量的文獻資料,忙的腳打後腦勺。
古代文獻是蕪雜而枯燥的,不但是由生僻的繁體書寫而成,便是語法、句法等方面也和現當代文學有著極大的差別,如果沒有一定的造詣,就是想弄明白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再加上先秦文獻資料浩若煙海,翻找查閱起來極為困難。歐冶平為了老師這個科研課題,每天都一頭扎進故紙堆中,自然就把墨非從天水市搬到鄉下生活這件事給忽略了。
曾毅等人知道歐冶平近些日子忙的連飯都顧不得吃了,比自己這個上班族都要忙,不說是廢寢忘食也差不多了,便沒怎麼在他面前提這件事兒。
此時見到墨非,自然便想起了這個茬。對於這件事兒,歐冶平可是好奇地緊呢。雖說墨非性情恬淡,喜歡山水自然,但是他還是不太相信墨非能夠為了這麼一點喜好,就放棄了大都城的繁華的生活,一個人悄悄的搬到鄉下去,這也太天方夜譚了吧,想一想,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對於這件事,莫說是歐冶平,便是生性穩重的老大曾毅也很是疑惑,雖然說墨非解釋說是自己厭倦了城市每天朝九晚五的單調的一層不變的生活,嚮往閒適安靜的環境。但是,對於從小生長在城市裡的人來說,突然放棄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而來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可思議的。
坐在沙發上的墨非看著曾毅和歐冶平都用好奇的目光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