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凌紅跟阿善、阿琦來到了“萬壽山”頂。

空蕩、寂靜!四下裡沒有一個人影!

凌紅虛弱地道:“這是咱們最後一點希望了,就在這兒等等吧!”

阿善跟阿琦都沒說話,兩個人一屁股坐在了草地之上。

凌紅沒往下坐,山上的風比平地大,吹得她衣袂直飄,頭髮更亂了,那模樣直能讓人心酸淚下。

然而鷹王勝奎跟傅天豪卻看不見。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工夫就到了正午。

“萬壽山”頂仍沒見人。

凌紅突然捂著臉痛哭失聲。

阿善跟阿琦慌忙過來叫道:“姑娘!姑娘!您別這樣,您這樣我們倆都要哭了。”

凌紅像沒聽見一樣,捂著臉直哭不理,好傷心,好委曲。

阿善濃眉一揚,一巴掌揮出去!“克嚓!”一聲,一棵碗口般粗細的矮樹竟被他硬生生一掌折斷了。

就在這時候,山下突然傳來幾聲叫喊:“姑娘!姑娘!阿善!阿琦!”

阿琦一凝神道:“是二晃!”

立即揚聲叫道:“二晃!我們在這兒,頂上!”

轉眼工夫,徐二晃喘呼呼的跑了上來,老遠便揚著手叫道:“福總管讓我來送信兒,‘內務府’有人看見王爺往‘玉泉山’去了!”

阿善迎上去,急道:“王爺是什麼時候去的?”

徐二晃喘著道:“早……早上!”

阿善扭回頭想叫凌紅,剛回過頭凌紅已擦著他身後掠了下去,他忙鬆了徐二晃飛身跟了下去!

徐二晃揚手大叫:“我帶著馬來的,在下頭。”

不知道阿善有沒有聽見,徐二晃似乎很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玉泉山”離“西直門”約十六里路,大道廣敞,一路阡陌,巨樹蔭鬱,左山右水,西郊風景佳麗,皆匯萃於此。“玉泉山”有點像“桂林”的“七星巖”,拔地而起,周圍築有碧瓦紅垣,康熙十九年大加興建,原名“澄心園”到了三十一年又改稱“靜明園”,為清“內務府”所管的三山五園之一,列為內宮禁地。

“玉泉山”,在康熙、雍正年間曾數度在此閱武,又為清室之小型獵場,其大圍場則在“熱河”,為帝王習武之所,所以“玉泉山”松林最為茂密,尤勝於“萬壽山”與西山兩處。

“玉泉山”內部雖不及“頤和園”大,但其內部山林泉石更有天然趣味,正門南向,有御題“靜明園”橫額,人內即廓然有大殿,為清帝臨幸時勤政之所,在殿後即玉泉積水之湖,名“裂帛湖”,即京城三海之重要水源,湖中為“芙蓉晴照”,西側為“虛受堂”,堂西之山麓下,即是玉泉!玉泉泉水極為清冽甘醇,立有“天下第一泉”石碑,乾隆時並刻石以記其始末,此泉寬三尺許,深丈餘,流水積至“裂帛湖”,趟垣牆而流至“萬壽山”之“昆明湖”。

……………………………………………………………………………………………………………………………………

第三十二章

由玉泉流出之水,經“昆明湖”而分流至“西水關”,進皇城則流入三海大液池、什剎海,繞禁城一週後,出“金水橋”,達“正陽門”,而洩入於“大通河”中。

“王泉山”上有十六景之多,像什麼“竹廬山房”、“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