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杖卻自己立將起來,自那枯萎的杖身上發出新芽,繼而開枝散葉,生花結果,是為龍華樹,數百千萬尺,綠意颯然,上出重雲,千枝萬條,垂覆而下,玄奘端坐其下,稍得清涼,那紅馬也坐將下來,倚玄奘而坐。
魔火栩栩,一星一苗,隨心變化,潛入六識,轉化六根,二十五有,種種取蘊,如四大海,無邊無岸,縱以玄奘之無著靈臺,清淨根識,一時亦是流離遷轉,狂風惡浪之間,一盞心燈搖搖曳曳,卻難掩光芒。
須彌山下,塵煙滾滾,戒日王率三十永珍軍,八十萬步兵,已到山下,遙望雪山,壇城廣大,日輪煊赫,八萬萬如來同聲誦經,震動十方塵剎,無孔不入:
“莫戀閻浮境,憂悲曉夕煎。
愛河長沒溺,慾火正燒燃。
曼陀花當發,聖尊法正宣。
勸諸修道者,同結來生緣。”
第三十五章 天龍車後隨金鼓,梵王旗旁戴鐵冠
珠穆朗瑪峰刺破天穹雲氣,獨立世間,其上更有魔城飛空,下臨大地。
“莫戀閻浮境,憂悲曉夕煎。
愛河長沒溺,慾火正燒燃。
曼陀花當發,聖尊法正宣。
勸諸修道者,同結來生緣。”
八萬萬如來同聲誦經,震動十方塵剎,無孔不入。
萬千雲氣從諸尊如來身上發出,形成一道道洪大的光芒之河,在曼荼羅上空迴旋激盪,匯成一片,都向玄奘所在之處左旋纏繞而去,火焰升騰,陰魔亂舞,正是慾火燒燃,苦海無邊。
無邊魔火之中,龍華樹聳立雲空,大放光明,金剛為身,琉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疏,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輝發焰,與華間列。層層枝葉間,各色摩尼寶紛落如雨,施大清涼,魔火燒燃,俱成水氣,蒸騰滾湧,那樹漸漸有枯萎黯淡之狀。
“嗚譁!”龍吼沉雄,劈破虛空。
千二百由旬高的龍華樹一陣搖晃顫動,萬道紅光噴薄而出,無量金剛琉璃寶葉間現出一尊大菩薩來。
這一尊菩薩凝虛不動,頂上肉髻如赤色蓮華,身上袈裟隨風飄揚,坐在般若烈焰光影之中。大火光裡,龍華樹頭,九頭威猛的虯龍各張龍口,威光四射,鱗動爪揚,上下飛旋,低聲咆哮,口中涎水滴在空中,霎時俱為青焰,燒將起來。
“嗚譁!”九龍旋繞之中,菩薩踞焰光座,左臂觸地,右臂向天,張口又作一聲獅子吼,九頭虯龍同時厲聲大吼,彷彿潮音澎湃,呼的一聲,龍華樹周陰魔慾火如被厲風吹過,一齊向外披靡倒卷。
那紅馬應聲蕭然長鳴,亦是站起身來,形相漸變,只見他身材高大,二目炯炯生光,兩道漆黑的長眉垂下臉頰,一身肥大的青灰色僧袍在火光中獵獵作響。
長眉僧人立起身來,踏出一大步,手指大地,繞樹一匝,劃了一個圈兒,凡他手指劃過之處,空氣便嗤嗤作響,如同沸騰的鐵水一般熾熱明亮起來。
這白熾光圈將玄奘、僧人自己與龍華樹一同圈在其中,復又背靠玄奘,跏趺坐下,兩手垂放膝上,結成不動根本印,長眉低垂,泥丸宮開處,一匹匹駿馬騰躍而出,乘空長嘶,與九龍咆哮吼叫之聲合在一處,無上大能,伏魔懾邪。
然而玄奘此番所遇的魔頭又豈是尋常煩惱魔、五眾魔、死魔、天子魔可比?
昔者太古鴻蒙,混沌初分,火耀世間,魔種肇始,一體雙身,顯為陰陽,其現男身者,蚩尤也,其顯女身者,剎魔也。
二魔交感,化生奈落,大虛空藏,乃有天魔、罪魔、行魔、惱魔、死魔,伽樓羅、緊那羅、乾闥婆、摩呼羅迦、羅剎、阿修羅八部億萬萬魔眾,遍滿十方,故蚩尤剎魔者,乃無上至尊,萬魔之祖,又號刀兵主,混亂尊。
爾時二魔,欲爭三界,刀兵臨塵,大戰八萬四千年,終被降伏,永茲封印,而今殺劫又臨,因緣際會,剎魔聖主破九曲盤桓大虛空藏而出,再臨閻浮世界,意欲解脫蚩尤,重燃魔火,包舉天地,併吞八荒,而為三千界主,二位菩薩雖是西方教下有數的聖者,身登八地,肇傳大乘,如如不動,寂照雙融,已入阿鞞跋致,自由自在的境界,卻又如何敵得過這古往今來,宇宙六合的第一魔主?
見龍樹、馬鳴二菩薩施展神通,遏制魔火,那中央光輪座上,萬億青蓮之中,剎魔聖主變化所現本尊如來微嗤一聲,八萬萬如來同聲狂笑,無邊魔火霎時暴漲千百倍,焰騰騰直上百千萬裡,魔火影裡,其見思貪慾塵沙無明諸般煩惱化百萬毒龍巨蟒,飛旋狂舞,與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