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下擊,蓋劍仙之道,摧敵首腦,亂敵心志乃已,不肯多傷凡人。
只見那女子召回劍氣,傲立千尋高天,褪去戎裝,梳烏蠻髻,插金鳳釵,衣紫繡短袍,著青絲輕履,胸前掛龍紋匕首,肌膚雪映,雲鬢鴉垂,風采綽約,如姑射仙人。
唐軍陣中,又有巨象萬頭,腳步沉重,牽三百鐵車而出,便有數十萬唐軍從旁湧出,攀上鐵車,將車上機械卸下安裝,靈活無比。一炷香光景,八架發石機已然成形,其大無朋,高更超過唐軍木城,巍巍如八座山峰相似。
長孫嵩在城頭,一見此物,大驚失色:老夫生平百戰,一生所睹最大的發石機,也不過十餘丈高,南唐竟有如此巨物,卻如何造將出來的?這當口也不容他細想,急命城頭守軍後撤下城,只見那八架發石機巨臂甩動,一塊塊數萬斤的巨石如流星隕石一般,厲嘯而來,擊在城牆、敵樓之上,每中一發,幽州全城便為之一顫。
且說這幽州,乃南北要衝,兵家必爭之地,數百年間,代代經營,年年加固,城高三百尺、寬二百尺,天下堅城,幽州第一,然而此刻唐軍石如天雷,不絕轟擊在幽州城牆之上,城牆一塊塊崩裂,塌落,城牆顫抖,其上已無存身之地。
北平王退下城樓,仰看蒼天,喟然長吁:“罷!罷!罷!若任其如此轟擊,豈不如甕中之鱉,束手待斃,不如大開城門,衝將出去,殺入敵陣,還有一線生理!”乃下令:“我大魏兒郎,隨我出城殺敵!”魏軍轟然而諾,將吊橋放下,如洪流滾滾而出,衝入唐軍陣列,絞殺一處,此際是弓箭手也罷、發石機也罷,再無用武之地,只是兩軍混殺,震天撼動,傷心海海水為怒,浪激千重。
李世民在高崗上,發聲作嘯,提湛盧劍,背寶雕弓,一夾胯下汗血寶馬,潑剌剌衝下高崗,直奔長孫嵩而來,三軍踴躍,皆呼萬歲!其聲上衝鬥霄。
只見金盔映日,金芒璀璨,如電射風飄,去長孫嵩約有千步,李世民取背後雕弓,挽弦如圓,搭金貔大箭,錚錚箭出之時,已距長孫嵩不到七百步,此時長孫嵩身陷重圍,一柄斬月刀如光幢一般,力敵秦瓊、殷開山、程知節三將,見箭挾風雷而至,一刀盪開三般兵刃,將斬月刀向來箭斬去,不料那一箭到了長孫嵩身前丈許之地,忽然下沉,斜斜插落。長孫嵩暗道:不好!撥馬欲避,那箭來如厲電,插入長孫嵩胯下烏騅馬前胸,那馬悲嘶一聲,前蹄人立而起。長孫嵩心中一痛:烏騅兒,你隨我多年,不想今日死於幽州!卻也顧不得悲痛,提一口真氣,將手掌在鞍橋上一按,騰身飛起,秦瓊、殷開山、程知節三般兵器俱到,好個長孫嵩,將斬月刀凌空劈下,金鐵轟鳴,長孫嵩飄然而出,將一名唐兵撞下馬背,奪了馬,回身復戰。
李世民見這老將年紀雖大,功夫不老,身手矯健更勝少年,不由得動了愛才之心,命三千近衛圍將攏來,只要活捉北平王。
鼓聲雷動,煙塵騰起,李世民箭無虛發,長孫嵩白髮張揚,叱吒縱橫,已是換了十餘匹駿馬,戰彀多時,虎口皆裂,漸漸力竭,趙郡王李孝恭、褒國公段志玄、鄖國公殷開山、盧國公程知節、胡國公秦瓊,五員唐將、數千唐軍重重圍將上來。
長孫嵩仰天悲呼:“官家!老臣今日死於此地!”左手提起自己白髮,右手斬月刀迴轉,向自己頸中刎去,唐將俱將兵刃來格,長孫嵩在馬背上一躍沖天,血光迸濺,一顆皓白頭顱滴溜溜飛旋而起,直飛起百十餘尺,方才下墜。
李世民收回弓箭,喟然一嘆:如此人物,惜乎不能為我大唐所用!命近衛收了長孫嵩屍身,高舉湛盧劍,洪聲喝道:“北平王已死,爾等魏人,何不歸降!”六百萬唐軍齊聲呼喝:“速速歸降,免爾等死!”山崩海嘯一般。
眾魏軍群龍無首,慘然而笑:“有戰死拓跋,無歸降拓跋。”眾軍乃作真人代歌:“平生一顧念,意氣溢三軍。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弓弦抱魏月,馬足踐唐塵。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只覺身內血流如熔金,滾熱沉重,揮兵力戰,唐軍滾滾,海潮一般,一浪高過一浪,魏軍漸漸被逼至無定河邊,長孫無忌於高崗之上,將令旗招搖,唐軍皆退,木城上箭雨億萬密密而下,無定河水中血水滔滔,魏軍屍首堆起,水為之斷,哀波嗚咽,直流入六百里外,傷心大海。
白日西淪,黃昏風至,鬥兵漸稀,至二更時分,魏軍盡死,唐軍趁月色進城,幽州城破。
是役,唐軍先以破陣樂舞亂魏軍心志,後又仗劍仙之力,機械之功,大獲全勝,只是北軍梟勇,唐軍亦喪一百三十萬,魏軍喪二百五十萬,逃散十餘萬,被俘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