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發展到玄學時期,進而以行動來調侃現行的囚制生活和禪宗公案、棒喝等。這些策略早已預示、預演了西方達達主義以來前衛藝術常用的Disturb(驚駭、擾亂)、Dislocate(錯位、錯序)和Destroy(打破舊有因襲)的三個步驟。但道家在用顛覆性語言策略這三個步驟的同時要重現自由無礙、物我物物互參互補互認互顯的圓融世界(如上述),達達式的前衛藝術往往只停留在驚世駭俗的層面而未能在解框後提供萬物圓融的精神投向。

道家知道他們用的語言已經出自強勢機制的“常”語,所以要顛覆“常”語釋放新意。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裡就很清楚看出語意的顛覆,簡單地說,老子講的道和名不是現行機制(封建的商周)的“天道”“王道”和他們的“名制”,而是要回復“素樸”的道。《道德經》裡許多驚人的語句都必須從這個出發點去解讀,譬如很多人讀到“絕聖棄智”和“絕仁棄義”,不是大惑不解,便是說這是太反常,甚至說這是近乎造反的思想。其實,這些反應都明顯地受到了強勢常語的左右和牽制。在語言爭戰的磁場上,我們不應該只求語句內的意義,而應該顧及反語句或超語句其他的含義。在語言爭戰的磁場上,老子需要經常用似是而非的反邏輯,模稜兩可的詞語,甚至有時違反他自定的邏輯,來突破對方所設的語意和語限。我們在此只要利用一些引號便可托出道家詭譎用心之一二。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學”無“憂”。老子要絕棄的是商周以來政制為了政治利益利用名、言框限出來的“聖”“智”“仁”“義”。《莊子》的第十章《篋》講的“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田成子殺齊君而盜其國”的故事,可以說是老子這一章的註釋,從《莊子》的闡解,也可以見出老子政治的思路。道家所絕棄的正是從屬於、或持護著鬥斛、權衡、符璽……的“聖”“智”“仁”“義”。老子要絕的“學”,也就是定位於這些非常堂皇而實質上是偏限、減縮和歪曲自然體的人的“學問”;回到“未割”的“素樸”(“見素抱樸”),所以“絕學無憂”。在道家精神的投向裡,另有合乎自然亦近素樸的“聖”“智”。

在老子語言的運作上,嚴格的說,不可以像我前面那樣加引號,因為加了引號,語言的指向便清楚了;加了引號,就知道老子心中的道、聖、智之與強勢常語的含義有所不同。但老子的文字,其訴諸讀者時,卻是有意求先惑而後悟的效果。《莊子·徐無鬼》篇說:“則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後知之。其問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無崖,頡滑有實……奚惑然為!以不惑解惑,後於不惑,是尚大不惑。”(莊873)此篇雖曰為莊子的從人所作,但相當能把握老莊語言作的詭譎頡滑精神和風格。事實上,我們讀老莊碰到這些詭譎的句子,本來就會在其“頡滑”之際讓出一個空間,暫時(只是暫時)劃出一個意義範疇(如我在文中用引號)以便使兩種或數種可能的解讀同時發生。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道家語言的運作,大多時候是在語言爭戰磁場上發放,其出手彷彿比武時的“招數”或對弈時的“著數”,時虛時實,似真仍假,似假復真,使對方在惑與不惑目眩未定之際,得個正著,跳脫常語的語規而一閃見樸。這種“以惑致悟”在禪宗有更大的發揮,尤其是莊子式的戲謔調弄的顛覆策略。

莊子裡面的異象、異境、異言、異事特別豐富,有攻人未防的效果,現只舉一二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蝴蝶之夢為莊周與?”這也是以惑作解的異乎尋常的手段。莊周夢為蝴蝶,平平的經驗而已,蝴蝶之夢為莊周,不但把讀者熟知的經驗顛覆了,而且也迫使他們跳脫字面而作多方索解,飛越“常”理而另有尋索而達至某種頓悟。其他如《知北遊》的開端:“知”本身失落了,他北游到處問“道”求解,是自嘲的反諷。“知”對“知”本身質疑,就是攻人未防,我們不得不重新反思所謂“知”的可疑性,把既有的觀念“問題化”以便進入一個新的思維的起點。《知北遊》的“知”最後歸結到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好像說“不知”而實在是指向另有所“知”,都是透過調弄、調侃語言的方式讓我們突破語框的顛覆策略。又如東郭子問道何在,莊子先答:“無所不在”。東郭子要求他明確說明界定。莊子回答:“在螻蟻”、“在稗”一直演到“在瓦甓”和“在尿溺”。東郭子一直驚訝:“何其愈下邪!”聽者步步心驚,因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