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全國重點高校的話,也並不稀奇。我和小云的成績在各自班裡都是中等。填報志願本身就是建立在正確認識自我和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因此,考取華東師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高考的結果是殘酷的:小云以5分之差沒能考上,被第二志願錄取;我則差得更多,都沒有考上一類本科大學,從而進入二類本科學校開始了大學生涯。 2004年1月19日,上海市虹口區法院的開庭審理中,有的老師提供了這樣的證詞:魏罡同學和小云同學本來成績就不好,經過這段錄影的激勵,二人在兩個月後的高考中超常發揮,考上了本科學校,否則,以他們以前的成績,他們是很難上本科的。 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幾個復讀的好友也考完試了,他們跟我說了這麼一件事:那個曾經被狗抓傷過的湯燕,高考前的模擬考試分數為470分,她的老師幫她分析了一下,勸她報考上海交通大學,結果出來時,竟然離交大的分數線差了20多分。當湯燕抱怨老師為什麼讓她報考交大的時候,這個老師輕飄飄地說了一句:“啊呀,我估計錯了。我原來以為交大的分數線一直是470分呢,沒想到這麼高,有490多分呀。” “道歉”“歉意”這一類的字詞,你從某些老師的嘴裡是永遠聽不到的。'返回目錄' 。。
“跨世紀他媽的好少年”(1)
我們XX中學的有名,一方面因為它是上海市重點中學。另一方面,同學之間可以私下吹吹牛的,是那部風靡全國的卡通連續劇《我為歌狂》就是以這所中學為模子“取景”的。校園、操場、教學樓、球館,甚至校門口的電話亭、便利店、輕軌,還有那條離學校不遠處的鐵路,《我為歌狂》裡的那些場景,在這所學校都能找到它的“原型”。 當然,男孩子的心沒有那麼細,我們學校與《我為歌狂》的“血緣”聯絡,我也是後來聽小云告訴我的。 小云告訴我,電影廠的一個什麼人到過幾次我們學校來採景,不但採了景,據說那部片子還把學校某個老師的形象也“採”了進去。 女孩子嘛,就是喜歡嘰嘰喳喳,什麼事都知道。 反正,這說明我們學校至少從硬體來說,還是頂呱呱的吧。 不過這事又有什麼好吹牛的呢?學校裡的事情永遠不可能像卡通片裡那麼精彩,楚天歌、葉峰、叢容、麥雲潔那樣的酷哥美女,也註定只是畫上的人。 那裡面的情節跟我們的生活一點聯絡也沒有。 直到中考的前不久,我還是不大敢想能考進這所中學的。 記得在我初二的時候。有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路過這所中學的門口。 我第一個印象就是:嚯!這麼大一座中學,像大學一樣! 老爸說:“喏,XX中學!”一字一頓,抑揚頓挫。 老爸總是這樣,言簡意賅,一聲“喏,XX中學!”,聽上去的口氣好像是不經意,但分明就是在提醒我“該表表態了”。 順便說一句,我的家境並不好,父親很早就下崗,靠跑“摩的”掙點生活費。母親在一個電機廠當工人,他們兩個人供我這個兒子讀書,生活是蠻艱難的。 所以,我爸說出這所學校的名字,另一個意思是說:兒子,想進這樣的學校,只能靠你的本事去考了。動輒幾萬元的贊助費家裡是出不起的。 我媽媽看著學校大門,點點頭,對我說:“魏罡啊,你要是能考上這個學校,媽媽我做夢都要笑出來的……” 我看著學校漂亮的教學樓和優美的環境,縮了縮脖子,雖嘴上沒說什麼,其實心裡也是蠻嚮往的。 我初中所讀的豐鎮中學只是一個普通初中,雖然本人成績還可以,可使中考有那麼多考生,天曉得,要擠進多少名才能有希望被這所市重點中學錄取? 初中中考的這一年,正好是2000年,大家動不動就說“跨世紀”。最流行的話是“做跨世紀的好少年”,說得太多了,在我們嘴裡就變了味,我們把它改成“做跨世紀他媽的好少年”。 後一句比前一句更流行,都這麼說,加上中間三個字,雖然今天看來又弱智又不好玩,但當時卻覺得這樣說好爽,好不一般。 2000年對本人來說是比較吉利的一年。至少對父母老師有了一個交代,本人如願考上XX中學,就等於實現了做“跨世紀他媽的好少年”的目標。 初中的時候,一些小哥們不太愛學習,讀書就是混日子,公開宣稱立志做“真正的流氓”,我也喜歡跟他們混在一起,可是——這一點也可能說明本人並不糊塗,白相歸白相,作業還是要做的,因此成績還可以。 直到高中,還有老師拿我舉例:“別看魏罡談戀愛,可是人家回去狂做習題呢。” 初中時已經感到升學的壓力很大,雖不至於“狂做習題”,玩和學習之間,我還是能做到界限分明的。 中考臨近時,我差點與XX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