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心裡頓時如明鏡似的透亮,但忖度自己小孩子的身份,他只能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故作驚訝地問道:“先生的意思說,這一次大伯父不會有事?”
“之前領銜的是宋禮宋尚書,他對治水很有一番心得,會通河就是他主持下疏通的,僅僅是這條政績便是功德無量。至於他先頭和蔣侍郎還有你大伯父前來開封,也不過是為了疏通黃河舊道以殺水勢,使黃河不會危及漕運,又不是真的來修河堤。這回他們三人大約也就是申斥幾句罰些俸祿,不至於傷筋動骨。”
那就好!
張越終於長長噓了一口氣,心想這年頭給朝廷當差還真不是什麼好勾當,拿著微薄的俸祿卻得擔大責任,簡直是腦袋別在褲腰上。然而,他自己卻並沒有發現,對於杜先生的判斷,他幾乎是想都不想就全盤接受,壓根連一點懷疑都沒有。
五天之後,當來自京城的英國公張輔親筆信送到之後,籠罩在張家眾主人頭上的陰雲終於消散殆盡——儘管略有處分,張信卻不過是申飭罰俸,照舊在浙江監修海塘。
除卻周王府一脈之外,祥符張家依舊是煊赫的河南第一名門。然而,那一瞬間聚攏來的陰雲,真的會消散殆盡再無蹤?
第一卷《童子行》完,明日起更新第二卷《家門變》
PS:看到書評區有人說假,小說是假的本來很正常,可一看理由,我樂了。大家族中女人很重要,但在封建社會,沒有男人在外頭當官打拼,女人在家裡怎麼會有地位?長房為什麼能站得最高,不就是因為老大張信是工部右侍郎嗎?至於老二張攸,永樂時代重武將,他在交趾那邊打仗,老婆孩子在張家當然就有地位。再說,我什麼時候任由女人為所欲為了,這不是發生事情的時候男人正好都不在嗎……
好了,不羅嗦了,碼字去,臨走時順便求票,謝謝大家
童子行 第三十七章 發榜
秋季向來預示著收穫,原本是一年到頭最讓老百姓開心快活的日子。然而,這一連四年,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黃河竟是年年鬧騰,這一年夏季連著兩個月都是不得消停,無數人家地裡的莊稼和房子全都泡湯,河南境內許多地方連地界都給淹得找不著了,還談什麼收成?
縱使是大戶人家的田莊也是多半顆粒無收,更不用說守著幾畝薄田過活的小家小戶了。至於更倒黴的則是那些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佃戶。然而朝廷的賦稅雖然減了幾次,但終究是不抵用,於是也不知有多少人流離失所,更不知道有多少人賣身為奴。
除卻四年前那次險情,開封城中總算是平安無事。自打十日前起,為了避免府城之內流民太多,於是乎河南布政使司行文河南各地,不許放流民入開封地界,開封城的大街小巷的屋簷下方才沒有出現人滿為患的境況,倒是粉飾出幾分盛世太平。
這一日恰是開封府府學歲考發榜的日子,一大早就有無數人守在了那面發榜的牆壁前翹首觀望。這其中既有打扮尋常的普通生員,也有衣著光鮮的富家子弟,更有不少僕役打扮的書童。十年寒窗苦讀方才考中了秀才,若是落到了六等,那就要被黜落出府學,丟臉都要丟盡了,以後還談什麼光宗耀祖?
等在最前頭的是四個少年,後頭兩個身材粗壯硬是把人山人海都堵在了後頭,繞是如此,他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看到四周擁來的人越來越多,身形最粗壯的少年便沒好氣地說:“三弟,我早說就該在家裡等人送信就完了,偏你要出來看榜,你看這會兒有多少人?再說了,不就是秀才的歲考麼,這次考得不好下次再考就是了!”
“老二你個烏鴉嘴!什麼考不好,要我說,三弟和小七定然是一等二等!”
這四個少年便是張家三兄弟和顧彬。見張超張起兄弟彼此互相瞪眼,張越不禁莞爾一笑,隨即注意到一向冷冰冰的顧彬死死攥著拳頭,臉色也有些發紅,看樣子緊張兮兮的。想到之前過五關斬六將透過了院試,好容易考出了一個秀才,就看這一回歲考的成績如何,他不禁嘆了一口氣。
“發榜了,發榜了!”
隨著一陣嚷嚷聲,人群頓時轟動了起來。看到幾個差役拿著一卷榜文就往牆上貼,後頭的人群立刻拼命地向前擠,這下可就苦了前頭的人。好在張超張起揮舞著拳頭,又用肩膀後背死死抵著,總算把擁擠的人群都擋在了身後。
“小七中了,二等第六!”
“咦,怎麼沒看見三弟的名字?”
張越聽著耳畔張超張起興高采烈地聲音。眼睛卻在飛速地從後往前掃。這是他從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