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子,絕非大家所能言語的事兒,鳳姐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賈母等人就不知道這是玷辱黛玉?而眾人只是笑,卻並不反駁。不等她細想,便忙上前道:“今日隨著老太太太太樂了一日,該告辭了。”
賈母便笑道:“閒了再來。”命人送她到二門。
琳琅回去也不過與楊海恩愛數夜,闔家團聚幾日,楊海便出征了。
自楊海走後,琳琅頗覺無趣,便在山上繡萬佛圖,疏忽數月而過,進四月裡方收針,送到忠順王妃處,請她在四月初八佛誕日進給皇太后,餘者便不在意了。
她品級太低,也沒資格進宮朝賀進獻。
這日正在家中聽蔣玉菡訴說打聽來的訊息,還未怎地,便聽他說莊林兩家已經定親了。
85得宣召琳琅初進宮
琳琅雖然知道莊林兩家親事十有□必成,卻沒料到這麼快,忙問端的。
蔣玉菡笑道:“姐姐訊息也太晚了些。”
琳琅聽了,嗔怒道:“還不是你?幾個月前便叫你詳加打探,誰承想你今兒個才來。”
蔣玉菡笑道:“我忙著呢,哪有功夫?從前姐姐還說那些省親的人家未必買我那些南貨,卻不知年底我大賺了一筆呢,多少重錦香料都不夠賣的,賺的銀子我也給姐姐帶來了。”
琳琅並不在意,道:“橫豎你還要進貨,且先用著罷。先跟我說說莊林兩家結親的事兒。”
蔣玉菡便道:“我留了一半做本錢。”
又道:“莊五爺為人品性,姐姐也常聽說,我去打探,十足十的名副其實,姐姐倒不必為林姑娘擔憂,況且林大人何等精明?早打發人進京細細打聽了,根基、門第、人品、模樣、家風都覺得相配,才應了這門親事。”
琳琅一想也是,吃一塹長一智,從前林如海便是沒有仔細打聽榮國府的家風便依賈母之信送黛玉姐弟進京,險些吃了虧,如今自然會打聽清楚才做決定。雖然林如海乃讀書科舉晉身,出身清貴,但亦是官場老手,圓滑世故。
蔣玉菡又道:“莊家已經在準備聘禮,預備南下下聘了。”
琳琅一驚,問道:“什麼時候?”
蔣玉菡想了想,道:“大約是月底,說是還有些聘禮尚未齊備,正忙亂著。我也打算那時候南下一趟,今年紙紮香料短缺,明年必是貴的,我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