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痕跡卻深深記在心中無法抹去——
歲末年尾盛宴溫情
一場從未有過的大雪送來了歲年的喜慶;皇宮裡呈現出一派從未有過的祥和。
群臣進言:歲末年尾,南方受水災的百姓已經過上安慰日子,北方旱澇也已解除,這一場瑞雪兆豐年,來年南朝必定風調雨順。
時值年尾,太子妃產下小皇子,摸樣與前太子九分相似;皇上大喜,賜名恭兒;破天荒的開了先例,封不滿盈月的小皇子為孝王,封邑千里。
歲末年尾的晚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豪華,也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宮宴都擁擠,皇上召回了所有的皇室成員,各位王爺都從自己的封邑上趕來了帝京,出嫁的公主連同駙馬一起,趕來了帝京陪同皇上,太后一起過歲年。
而今年與以往不同之處還不止這些,歲年那晚讓所有人的都震驚的是,數十年不肯露面的太妃娘娘,居然在歲年當晚跟太后同席共享歲年晚宴——
好一派帝王家族和諧的畫面;前些日子清妃暴斃,太子病逝,這些絲毫都不影響他們今晚的狂歡;也許是大家都壓抑的太久了;帝王家族本來就是一個大家族,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誰還計較那些倒底是什麼鳥?
國卿王爺們,公主駙馬們,直到過了元宵節才逐個離開帝京,今年是皇家最和睦的一個歲年。
歲年一過,大地回春,冰雪融化,被厚厚積雪覆蓋下的莊嚴皇城也逐漸顯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恭王滿百日的酒席一過,太子妃上奏皇上,請旨帶著恭王到封邑去安享終老。皇上思索了許久也不定注意,望著還在襁褓中的恭王,皇上舍不得放行。
還是皇后諫言,道:“楓兒不在了,翠兒在宮裡待著多少有些傷感;不如就讓她去封邑好好將恭兒養大;皇上若是思念,相見恭兒,可以讓他們每年的歲年回來。”
皇上覺得皇后話說的有理,只是怕委屈了皇后;他知道太子不在了,最心傷的莫過於皇后,恭兒跟太子九分相似;留下恭兒,皇后看著他也許不那樣思念太子。
猶憶少時初嫁
皇后是國母,經歷了這一場糾葛他看淡了不少,“皇上,兒孫自有兒孫福,勉強不來;臣妾覺得,咱們走好腳下的路就足矣了。”
誰言不是呢?
太妃跟太后之間數十年的恩怨都化解了,況且,皇上跟皇后還是結髮之妻,還有什麼可計較的?兩人都失去過最不少,既然決定要好好扶持過完餘生,就該彼此信任才是。
“皇上,夜深了,該就寢了。”皇后放下了帷帳。
皇上放下奏摺抬眼望皇后,她素白寢衣,一件薄裘敷肩;憶起年少時初嫁,額點硃砂,鬢裁烏雲,最是女兒天真爛漫時,皇上行至鸞榻前,望著皇后言不由衷,道:“紫銅,十多年過去了,你依然喜歡素錦白衣。”
皇后面上不由飛上紅霞,年輕時皇上喜好純白,象徵內心渴望得一純潔女子;宮內規矩不允許穿白色,於是皇后就命人做了一套素錦純白的寢衣。
皇上從後環住皇后,“淡淡的耔蘭香味。讓朕想起了你初嫁給朕時——”皇上閉目忌憚的嗅著皇后身上的耔蘭香味,回憶著年少時初嫁,少年夫妻短暫的甜蜜時光。也許皇后初嫁入皇宮時,還保持著少女一般的天真爛漫,擁有世間最純淨的笑容,但終究經受不住宮闈這個大染缸的薰陶,她轉而變的攻於心計,後宮裡那麼多女人每夜同時想著一個男人;又有多少女人淚溼鴛鴦枕?屆時清妃的出現,很容易的就打動了皇上的心;於是另一段纏綿柔情開始了——
人生,就是這樣;不論現代還是過往,得不到的男人,也許是你魅力不夠;得到的男人又失去,原因只能從你自己身上查詢。
“皇上,你怎麼了?”皇后心中正甜蜜之際忽然覺得皇上身子傾斜下去。
“朕,只是有些累了。”
皇后扶皇上在鳳鸞上坐下。歷來帝王短命,這跟肩負壓力日理萬機有關。“皇上,都子時了還是早些就寢吧。”(PS:個人觀點,認為歷代帝王短命的原因;一是壓力過重;二是不注意修養身心;三是天妒英才,可以無視,^_^)
“朕休息一會就好,紫銅累了就先休息,朕還有很多奏摺沒批閱完。”
皇后躺在鳳鸞上,側身向內,卻難以入眠;更漏三聲響起,皇后悴然起身。
朝看夕暮婦復何求
皇上聞聲抬頭,眼神裡帶著倦態,仍不乏溫柔道:“紫銅為何忽然驚醒?是朕驚擾了你嗎?”
“皇上。”皇后下了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