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也沒專業的團隊,遠方這邊也沒有輔助人員。你一個人的話……”
後面的話沈茜沒說出來,反正意思很明顯了。
袁成道單獨一個人,再帶一些外行人去談判,成功機率真的沒於博他們高。
一旦談判失敗,沈茜懷疑李東會殺了袁成道。
畢竟原本把握很大的事,最後被袁成道給攪黃了,李東不想殺人才怪了。
袁成道猶豫了一下,他是自傲,可不代表他傻。
他要是真傻,在商務談判領域也取得不了這樣的成就。
想了想,袁成道忽然對於博道:“於先生,我給你當輔談怎麼樣?”
之前袁成道說話於博一直沒吭聲,李東沒給出優勢條件之前,其實於博對這次談判不抱太大希望。
至於袁成道想接手,於博也樂得看戲。
要是李東真交給袁成道去談,於博也不是太失望,失敗率太高,不接這個案子雖然損失不小,可名聲保住了。
這種收購案,注意的人多,失敗了的話以後肯定會有些影響。
當然,要是成功了,那正如袁成道說的,從幾家大集團手中虎口奪食,這名氣肯定蹭蹭地往上漲,以後佣金也能更高。
於博現在正處於糾結中,也不知道是希望李東交給袁成道好還是不交給他好。
可誰知道袁成道一轉頭就找上了他,這傢伙居然要來給自己當助手!
於博有些驚訝,也有些不理解,袁成道這是幹嘛?
袁成道也是談判領域的專家人物,給自己當助手完全沒必要,就算最後談成了,得利揚名的也是於博他們團隊。
至於袁成道,一個助手的身份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一般人也不會太在意他。
既然如此,袁成道何必放下身份給自己當助手。
就在於博發愣的時候,袁成道又道:“於先生,你考慮一下,你我聯手,這次談判還是有些把握的。”
於博總算是清醒了過來,看了一眼袁成道,接著又看向李東道:“李總,這個……”
李東無所謂道:“這是你們團隊內部的事,我不摻和。我想看到的是結果,過程如何不重要。至於佣金方面,還是我之前答應的那個數,於先生也看了資料,對這次的收購案子感興趣嗎?”
於博見李東不在意,先是對袁成道說道:“袁先生,我們的事待會再談。”
接著又對李東道:“李總,案子我可以接。不過恕我直言,事情能不能成,那得看李總給出的條件,我們本來就比其他幾家企業名氣小,實力弱,要是條件還比不上那幾家,這事我看懸。”
李東點頭道:“這點你放心,遠方既然敢提出這個計劃,把握自然是有的。要不然我們也用不著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於先生覺得呢?”
於博想了想也是,最後點頭道:“那這個案子我接了。不過希望李總可以給我幾天時間,我需要做一些資料收集。”
李東之前雖然給了他不少資料,可有些東西還是自己親自了解的才好。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李東給出的條件是一方面,為遠方爭取利益最大化也是一方面。
談判可不是簡簡單單地漲價就行了的,要是光靠價格取勝,那還要談判專家幹嘛,連談判都用不著了。
就像這次,要是有錢,直接給時代砸個三十億,那什麼都別談了,人家保證屁顛屁顛地賣了。
幾家大企業之所以和時代糾纏到現在,就是沒能把握到時代的底線,無法打動時代方面。
這個底線是需要時間一步步來接觸估算的,要不然貿然給出一個高價,損失的可能就是一兩個億。
打個比方,如果時代那邊的心理底價是25億,結果遠方這邊剛去就開口說25億,那遠方到最後起碼要多花兩三億才能拿下時代。
當然給少了也不行,要是遠方給出18億,人家一看就覺得你沒誠意,說不定下次就沒得談了。
所以說談判隊伍很重要,瞭解對手的資訊更重要。
時代超市那邊已經和其他幾家超市談了很久,這時候肯定有不少訊息洩露出來,於博需要回去調查瞭解一下。
有些時候他們這些人有自己的特殊渠道,弄到的資訊比李東收集到的恐怕更齊全。
李東見於博這麼說,笑著點頭道:“可以,不過我希望能儘量縮短這個時間。畢竟事情你們也清楚,現在還有幾家企業在虎視眈眈,談判程序也過半了,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