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東這邊縮水,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去。
各大地產商的財富也進一步縮水,一手房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都不景氣。
隨之而來的,則是大批的關店潮。
關的不是地產公司,而是中介公司,一手房市場都不景氣,更別說二手房市場了。
根據相關統計,光是滬市一地,前兩年中介門店達到了16000家,可08年剛過半,歇業的達到了一半,還剩下的也就**千家了。
好在李東不靠這些地皮吃飯,地產市場慘淡,零售市場倒是沒受太大的影響。
有專家說,金融危機對零售行業的影響會延遲半年。
也就是說,現在零售行業沒受到影響,不是零售行業堅挺,只是危機延遲而已。
對這話,有人深以為然,有人卻不以為意。
李東就屬於不以為意的那種,他不太在乎這些專家的話。
這當前,連家樂福那邊都有些怕了,生怕李東不再一次性接手家樂福。
而華潤、百聯這些企業當中,也有人對媒體透露訊息,遠方的這次併購不太理智。
在金融危機衝擊華夏市場的時候,李東耗資百億以上併購家樂福,顯然不是一個好的抉擇。
就算想做大零售市場,也可以等等看。
有人說,“李東膨脹了!”
一個首富的名頭,加上一個超市第一的名頭,讓李東忘乎所以。
一百多億的資金,這時候拿來吃利息,都比並購家樂福划算。
不是一個人這麼說,很多人都這麼說。
……
外界的質疑聲,李東沒有在意。
陳浪繼續和家樂福加速談判進度,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前提下,家樂福如今很是配合。
6月21號,雙方進行了最後一輪談判。
談判主要確定幾個大方向問題,第一,併購資金多少,如何支付?
第二,家樂福如何進行交接,高管去留問題。
第三,到期門店關停改造,支出誰來承擔?
第四,家樂福品牌是否保留一段時間再改換門牌,還是協議達成之後就迅速進行全國範圍大換牌?
第五,也是相對零售行業最為重要的一條,後臺整合。
後臺整合,其中涉及頗廣,雙方的會員體系整合,商品採購和銷售體系整合,供應商系統整合……都可以歸屬於後臺整合範疇。
這才是零售企業的根本,也是家樂福價值百億以上的核心所在。
要不然單單只是門店,還不保留品牌經營,上百億的資金就有些多了。
家樂福有其成熟的運營體系,紮根華夏13年,根基雄厚,遠不是遠方這邊簽訂幾十家合作企業就能替代的。
光是這一點,雙方接下來還有的談。
大方向定了下來,接下來才能進行細談。
這也是李東之前在媒體面前說,得等到7月份才能公佈的原因之一,不單單是為了擴大供應商大會的影響力,也是因為時間的緣故。
……
21號晚。
和家樂福談了整整一天的陳浪給李東打來了電話。
這時候,李東正在吃晚飯。
一看到來電,李東急忙丟下碗筷,走到旁邊接起了電話。
電話一通,陳浪便疲憊道:“李總,大體上達成一致了。”
“好!”
李東喜形於色,雖然知道這時候陳浪很累,可李東還是問道:“大致上和我說一下協議內容,簡略一點就行。”
陳浪也做好了彙報的準備,聞言馬上道:“具體協議內容,我讓人給總部發了傳真過去。
不過我先大略和您說一下,也好有個準備。
第一,就是資金的問題。
這次併購資金,經過幾輪談判,最終確定在114億。
按照您的意見,我們和家樂福達成一致,可以分四期以現金模式進行支付。
第一期的資金,首付比例不低於30%,協議正式簽訂後的一個月內,必須要到位。
而接下來的三期,從明年開始,半年為一期,一年半之內全部付清。
也就是10年7月份之前,所有款項必須結清。”
李東微微沉吟片刻道:“這個問題不大,你繼續說。”
按照遠方這邊的意見,最好是在三年內付清餘款。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