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會派出代表,組成長老會,負責土司衙門的議事和裁定,各族的內政。土司衙門也不得干涉,但涉及到南疆不同部族事務的。則要交給土司衙門的長老會來處置。除此之外,凡是遇到殺人、放火及十惡不赦罪名的犯人,也要交給土司衙門來處置,各部族不能私下處決犯人,而土司衙門的最終決策人,是大理老。她有權決定或否定長老會所作出的決議。”
各族人對望一眼,劉愈說的,的確很符合他們的心意。這代表著,南疆各族可以透過議事來決定自己的事務,而不用受朝廷的制壓。
“那……軍隊方面……”
劉愈道:“朝廷還是會在嶺南駐軍,但軍隊不會干涉地方行政事務。土司衙門也可擁兵,負責地方治安和行政管理,若是遇上外敵入侵,那朝廷軍會保衛一方土地安寧。”
聽到軍隊不會干涉地方事務,與會的人稍稍鬆口氣,但他們還是不能完全放心。
劉愈再道:“嶺南各族聚居,漢人也不少,以後在各地,少數民族事務由土司衙門負責,而漢人的事務則必須交給當地的官府衙門,土司衙門也不得干涉。若是遇事不決,可上奏朝廷,朝廷會給你們個公斷,再不行,還有本王,再上面還有皇帝!”
劉愈畢竟身份不同一般,他是攝政王,說的話也就管用。各部族的人最後也都沒什麼意見,把土司衙門的事商定,剩下的就是聯軍出兵,一舉剿滅嶺南各軍事勢力的事。
因為各民族都已經回去通知了出兵的事,各族也在準備當中,劉愈給的期限很短,要求各部族的兵馬必須在短時間內集合。
時間不等人,劉愈不想把南疆的事久拖下去。
…………
七月初十,朝廷跟少數民族的聯軍從藍平出發,一路往北過宜州,開始對嶺南中部的幾個軍事勢力展開討伐。與此同時,定國侯劉兆的兵馬也從湖南一路向南,而齊方所部則從梅關方向,對嶺南的軍事勢力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嶺南軍事勢力頭目眼看朝廷勢大,以投降朝廷居多,而負隅頑抗的,朝廷軍也並未花費太大的力氣。
僅不到十天,嶺南大部已平,二十五個軍事勢力已經剩下三個。而這三個,也是嶺南勢力中最大的李、陸、楊。
而曾經柳麗娘給劉愈的那份名單中,五個地方勢力,就有這三家。
因為跟南疆少數民族積怨太深,這三家地魁,也沒準備投降朝廷,他們也將他們勢力範圍中間的地域給佔領,形成三家聯盟來對抗朝廷。
在他們看來,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朝廷軍遲早都會撤軍,因而也作出一副死守的態勢。
三家地魁一共坐擁十九座城市,彼此之間聯絡緊密,朝廷軍一時半會還無法攻克。
因為朝廷軍糧食物資緊缺的情況並無根本性解除,因而劉愈也知道,這場戰事久拖不得,大軍在外物資耗損嚴重,若是不能在八月底之前徹底平息嶺南,之後軍心不穩可能會被這三甲地魁有機可趁。
劉愈也明白,這三家地魁同盟,防線雖然看起來固若金湯,但這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三頭大,沒有主事人。而政令是上行下不效,容易被利用。
劉愈也適時地利用了這一點,先不強攻去過多的損耗,而是在這三家地魁的領地裡玩起反間計,離間這三家地魁彼此之間的聯絡。
在這幾天裡,劉愈也充分享受著他“南疆皇帝”的待遇,整天躲在帳篷裡閉門不出。
劉愈倒不是不急,而是他還有一整套的計劃沒用出來。(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七章 平嶺南(上)
在得到嶺南少數民族的支援後,劉愈也多了柳麗娘情報網的支援。柳麗孃的情報網並不代表是少數民族的情報網,這是一整套淮王情報體系,因為去政治化,整個情報網也在柳麗娘一人的控制之下,有線人和刺探情報的人,也有查證情報和傳遞訊息的人,組織內分工明確體系完善,對朝廷的情報網是個很大的補充。
柳麗孃的情報網和瞿竹所負責的朝廷原本的情報網優勢互補,令朝廷軍的情報優勢凸顯出來。
嶺南的這最後一戰,劉愈抓的便是情報獲取的時間差。
在三家剩餘的地魁當中,李、陸勢力相對小一些,而楊勢力最大,彼此之間因為以前在地盤劃分上早有間隙。
劉愈老早便放出風,說是楊氏準備把李、陸的地盤吞併,而且還指明會在朝廷軍撤兵之後。
因為朝廷軍在圍困了三家地魁的地界之後,一直按兵不動,使得朝廷軍撤兵的意圖很明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