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追蹤的話需要不了太長時間。而劉愈這面也有些為難,因為嚮導只認得一條路,嶺南這些山勢複雜,一旦迷了路可能就找不到原本的路。
“大當家的,我們還是早些迴歸正途才是。”嚮導對劉愈勸說,他的意思跟連乎生的基本一樣,都是勸劉愈早些放棄這些異族的人。
“一起走,多個照應不是更好?”劉愈道,“現在想回原來的路也難,即便能尋回去,那些山匪也容易追蹤到我們,那實在是不智的行為。”(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定情之禮
說起對嶺南地形的掌握,這些越族的人甚至比嚮導還要精通,近幾十年來,光是這小小的黃越一部便遷徙了多次,而每次都不能在一個地區長居安家。劉愈也瞭解到,朵琳的父母便是在幾年前的另一次遷徙中死去的,那時候黃越還是北越中族群比較大的一系。
也正因如此,那時的達求面對白越的合族,顯得不屑,但現在,整個黃越只剩下這區區幾十名婦孺,要去求著白越的人尋找棲息之地。
在嶺南,沒有男人的話,這些少數民族的婦孺就跟無主的孤魂一樣。商隊跟黃越的人同行了一日,劉愈明顯能感覺到黃越的婦女在“勾引”劉愈身邊這些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們,她們有越族人特有的風情,也有中原女子所不具有的開放,劉愈能感覺出周圍那些士兵春心蕩漾的情緒在蔓延。
而朵琳,則覺得這樣很不好,對同族婦女幫助士兵生火造飯的事她不管,但對於其它但凡有“越禮”行為的,她還是忍不住上去指責,而她和同族婦女之間似乎為這件事鬧的很不愉快。每次朵琳去說,說到最後目光一定是落在劉愈身上,黃越的婦女就好像在說:“看,你都有一個了,憑什麼不讓我們找?”
朵琳年歲小,面皮薄,說到這她基本就不說了。
食物和水都是黃越族人逃難時必備的,劉愈的商隊能對黃越族人所提供的幫助不多,也基本只有藥材。但這些黃越族人對山野裡的草藥很有研究,即便是朵琳。也能分辨出哪些是對她有用的。隨便拿起藥材嚼爛了就可以敷傷口。而且效果還不錯。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於黃越這樣靠天吃飯的少數民族來說,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來說,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就必須要嫁人了。劉愈看得出,朵琳很有本事,至少在族群的女人當中,她也有一種特別的地位。
每到一處,劉愈都會在地圖上作出標記。雖然地圖很潦草,標記未來也未必用得上,但劉愈還是儘量記清路不至於回來時迷失了方向。原本他們去宜州所選擇的山路是在少數民族聚集地和地方軍事勢力的交界處,而現在他們所走的路則是在少數民族聚集地的腹地,在這裡,環境條件更加惡劣,但卻沒有地方軍事武裝的滋擾。
一路走來,全都是荒山野嶺,劉愈不禁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個正在帶著族人遷徙的達求,要在這窮山惡水中找到一片棲息地。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劉愈也開始理解為何黃越族人對老達求那般尊敬。
“再往南走一段路,就到白越族的範圍了。”三日後的黃昏。一行正在生火造飯,朵琳過來對劉愈說道。
劉愈一邊烤著乾肉,一邊笑著點點頭,他一直有件事想不明白,朵琳年紀輕輕的顯然在上次遷徙時還是個孩子,這一路下來卻是她在帶路。
“你去過白越的寨子?”劉愈問。
“嗯。”朵琳羞赧地點點頭,“一年前,我們族人遭遇到饑荒,達求帶兄長和我去過白越那裡,跟他們借過糧食。”
“他們借了?”
“嗯,不過他們白越也有困難,只借給我們很少,後來我們是靠吃樹葉才熬過那段時間的。”
本來劉愈以為白越族小肚雞腸不肯借,沒想到他們還挺大方。畢竟在嶺南,遇上天災兩個寨子距離不遠肯定逃不掉誰,白越能借說明白越族人也知道在困難面前團結互助。
劉愈道:“明日你們就進白越的地界,可是需要我們護送你們上山?”
朵琳急忙道:“不用,白越人對漢人很仇視,他們認為是漢人讓他們無家可歸。本來白越的土地很肥沃,是漢人搶走了他們的家園,他們曾經說過,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漢人。”
“哦。”劉愈點點頭,“明天你們上山,祝你們好運。”
“嗯。”朵琳也點點頭,卻也不知道再說什麼。
今天的相處,彼此之間還算融洽,尤其劉愈帶著他的人冒死把她的族人救下來,朵琳心中也滿懷感激,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很快就要分開,而她也是要帶著僅存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