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治病,他將藥材的價格與一口薄皮棺材的價錢比較了一下,覺得後者便宜多了,竟然安然赴死。
鍾珍手裡的靈晶可不算是少,就算是守財奴,也不能做出因為治病太花錢,而乾脆去買口棺材。況且她與阿婆一樣,一向的原則是錢多便多花,錢少就省著點。
不然當年也不會出現過完年,家中就一貧如洗的狀況。
幾萬靈晶全部吸收了,吃掉了半瓶子洗靈丹,身體總算能夠行動自如。(未完待續。)
第一九二章 人性使然
心魔幻境中的一切,彷彿歷歷在目。鍾珍心有餘悸,甚至不敢去想,每次只要略略回憶,便覺得眼前都是一大片紅紅的影子。
然而這個坎不能避過不去跨越。
在煉魄八層這種不上不下的時候竟然遭遇魔障,那以後進階煉魂期還活不活?她可不是獨孤破城,只要睡一覺起床,就突然發現進階了。
前面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鍾珍記得曾經問過朱老爺,為何要修行。朱子陵曾言道:各有所異,自問本心。
這句話看似很淺顯,讀過兩天書的人,一看就知曉其中的意思。字面上的意思便是:每個人修行的目的都不同。
那麼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盧大叔對一群花間閣樓的受難女弟子們說,“你強大了,可別人更加強大,總有打不過的時候。於是大家便想盡辦法提高修為,將那些從前欺負他們的人,輪番欺負回來。所謂修行就是這麼回事,為了不被踩,也為了踩到別人的頭上。。。”
大多數人都這樣想,她鍾珍曾經也是這般篤定地認同。
此時她卻並不這樣認為,世道如此艱險,正因為所有的人都是這般想法。
無錢的時候,憎恨那些有錢人,彷彿他們的錢都是偷來搶來的不義之財。倘若突然發財了,有了兩個錢,便去瞧不上那些曾經與自己一樣無錢之人。
曾經是門派的小弟子,被煉魄後期的欺負。修為高一些之後,便耀武揚威,將那些小弟子們當奴僕驅使。
還有一些更加不堪的人。如守護思過峰的那名陳姓女弟子,煉魄七層的修為,卻口口聲聲喊木婉寧為木師姐,卑躬屈膝,毫無半死尊嚴。依靠著背後勢力,狐假虎威。
靈晶法寶丹藥,強者得之。人人都努力將別人踩在腳底。那些曾經被欺辱過的人,轉過頭再去欺辱其他更加弱小者。
倘若誰原本弱小,突如其來********。便是有風駛盡舵,不可一世。
某些身負血海深仇的人,被人屠殺了滿門,修為強大之後回頭又將仇人的滿門給殺了。從此以後便成了一方霸主。誰要敢說個“不”字。便是全家老小被殺得乾乾淨淨。
然而總是會有更有錢有勢,修為更高的人在前面擋路。殺得過,便繼續站在高處俯視他人,殺不過,不擇手段地提升修為。常年河邊走,怎能不溼鞋,最終都被更強大人斬殺,身首異處。一抔黃土掩屍骨,從此煙消雲散。
這樣的故事。鍾珍聽過許多。
便是到了煉身期,也會有更為強大的人,甚至沒什麼原因地要來尋晦氣。
倘若真如盧大叔所說那般,她鍾珍將永遠在原地繞圈子,脫離不了修煉,報仇,繼續修煉,繼續報仇。不等被人弄死,卻會因為進階的時候,按捺不住滔天的恨意,心神不穩,入魔而亡。
修行者的世界便是如此,永無寧日。
鍾珍冥思苦想了無數天,微微一笑,心中似乎略略明瞭。
自問本心,不如說是問問本“性”。修行處處是無情,哪裡來的心,都是人性使然!
七魄中有喜、怒、哀、懼、愛、惡、欲。
喜從何來,因欲被滿足,因能欺壓弱者,因愛又所回應,因惡能得逞,因怒可以發洩。
哀從何來,因慾壑難填,因被欺壓,因所愛者不愛,因惡被打壓,因怒不能伸張。
無悲無喜者,如師父嶽美善,獨善其身,心境平和。
大惡大奸者,如木離愁,作惡多端,肆意殺伐。
這便是她們的“心”,或者說都是無心之人,隨波逐流罷了。
為何要修行?鍾珍默默思索,忽然她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牙齒。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必要問。
修行便是修行,身子比從前輕巧,力氣比從前要大,跳得更好,跑得更快。突破自身的極限,本身就是一樣最為愉悅之事。
修行與如何做人沒半根毫毛的事情,何必要將兩樣東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