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部分

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適的崇陵,順宗李誦的豐陵,憲宗李春的景陵,穆宗李恆的光陵,敬宗李湛的莊陵,文宗李昂的章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宣宗李忱的貞陵,懿宗李淬的簡陵,僖宗李儇的靖陵。

雖然大部分已找到,可是還有武則天的乾陵卻沒有開啟。

五代十國又是華夏一個亂世,此時的帝王陵墓也已剩下的不多了,除了後周帝陵,南唐二帝陵外,大部分被歷史湮滅。

遼朝現存的陵園有兩處,一是遼祖州城西的遼祖陵,一是遼慶州城北的遼慶陵。

西夏陵園坐落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部賀蘭山麓,共有九座帝陵和七十多座貴戚、功臣陪葬墓。

金朝在中都大房山營建山陵,金代帝王均葬於此,現存帝陵遺址十七座。

宋朝分為北南二朝,陵墓雖沒有大的發展,但大部分還是遺留了下來。

主要有北宋鞏縣八陵,南宋紹興六陵。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國家,在統一了全國後,其貴族仍保留著秘密下葬的習俗。

史書記載蒙古族貴族死後不起墳,只是埋葬之後“以馬揉之使平“,然後在這片墓地上,當著母駱駝的面,把子駱駝殺死,淋血在地上,然後派千騎士兵守護。

到來年的春天,草生長茂盛之後,士兵遷帳撤走,而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茫茫草原,不知其墓地的所在。

如果皇室要祭祀時,就拉著那隻喪子的母駱駝引路,母駱駝悲嗚之處,就是墓地了。

由於墓地上無任何標誌,也就從此無法辨認靈柩真正所在地點了。

所以現在元朝一代的帝陵仍無法找到。

明朝一代自明成祖朱棣後歷代帝王都埋葬在今北京郊區的“明十三陵“,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其父母的陵墓不在“十三陵“內,明太祖的在南京和明中都皇陵在鳳陽。

清朝,是華夏曆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

清入關以後,十個皇帝,除末帝溥儀沒有設陵外,其他九個皇帝都分別在河北遵化縣和易縣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園。

由於兩個陵園各距北京市區東、西一百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代的帝王大部分都找到了。

秦風慢慢的整理著思緒。

歷史上的帝王,除了商周,能夠計算在內的,就寥寥無幾了。

“曹操,武則天,朱元璋。”

秦風合上歷史文獻。

嘴中小聲的呢喃了一聲。

“目前能夠符合情況的,恐怕只有這三個帝王墓了。”

秦風眯著眼睛,心中想到。

傳奇境界的傳承,並不是隨便一個帝王墓就能夠擁有的。

先說曹操。

一代梟雄,甚至在風水界中都其傳說。

要知道,在風水界中,秦朝時候,可是被稱之為練氣士時代。

曹操三尋長生,久煉丹藥。

這都是有跡可循的。

其次,就是武則天之墓。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關於武則天的一些秘聞。

貞觀年間,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讖,也就是一本預言書,裡面對唐朝的未來作了這樣的推測:“唐三代後,有女武代王!”

說的是唐朝三代之後,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為新皇帝。

武則天剛出生不久,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綱就來到其父武士的官邸,當時在襁褓中的武則天穿著男孩的衣服。

袁天綱看過後大驚:“龍睛鳳頸,極貴之相。若是女孩,當為天下主!”

說完,沒分清男女的袁大師走了,空留下武士在那裡愣神。

這年冬天,負責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風正在校正大唐新曆,推算出正月初一將要發生日食。

關於日食,現代人當然有科學的解釋:當月球轉至太陽和地球之間,且地球、月球、太陽呈一條直線時,太陽光被月球擋住,對地球而言即發生了日食。

在古代,日食出現算得上是大事,因為古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天空中的太陽突然消失不見。

李淳風立即將自己的推算稟報皇帝。

在新年的第一天發生日食,當然被認為是凶兆,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興,問李淳風:“你預測的天象真的會出現嗎?假如正月初一沒有日食發生怎麼辦?”

李淳風道:“如果那樣,我願被處死。”

正月初一到了,上午的時候,皇帝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