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一個好訊息!要是單純論資金的話,德國可是比不過英國啊。。…。
“雖然這僅僅是一次交易。但是其所能導致的結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英國皇家海軍中至少一部分的實力派正在努力糾正他們的錯誤。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極其不利的事情。英國國內的舉動我們無法阻止,但是至少我認為我們應該阻止英國皇家海軍繼續透過華夏來獲得設計先進的戰艦。”舍爾在給提爾皮茨的信中這樣說道,在他看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如果英國快速艦隊獲得3到4艘高速戰艦的話,那麼對於德國海軍來說就壓力山大了,畢竟在德國海軍的建造計劃中,所有航速高於24節的戰艦也就是4到6艘!
而當這份報告送到提爾皮茨手中後。這位德國海軍的掌門人不由的苦笑了一聲。心中暗罵舍爾這個人太狡猾了,直接把皮球踢到他這了。這傢伙不就是想讓德國政府籌點錢然後讓華夏儘早給自己造戰艦嗎?然後當德國和華夏的訂單佔滿船臺後,華夏共和國的生產能力飽和了,自然就不會再接英國人的訂單了。想法很簡單也很實用,但是需要錢啊!。…。
不過想想確實關係到海軍的安危,提爾皮茨在與威廉二世進行一番探討後,決定給華夏發一個照會,其中內容很簡單。那就是德國表示可以臨時為華夏提供一筆高達200萬英鎊的無息貸款,而要求就是讓華夏共和國儘早為土耳其和德國開工兩艘超無畏艦。並且要求能在1911年前交付。
好吧。這一次又是金錢的勝利。在德國的貸款到賬後不久,華夏共和國立即決定為德土兩國開工兩艘新式超無畏。但是這裡出了點問題,那就是在華夏政府決定為英國人建造戰艦的時候,選擇了大連造船廠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廠。一個廠一艘,這不過是為了平衡而已,但是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為德國和土耳其建造的戰艦無法集中到一個船廠,最後導致了在上海和大連的船臺上,兩個敵對軍事聯盟的戰艦幾乎就相隔幾百米!這讓三方都感到十分尷尬。
據說當年歷史上兩伊戰爭的時候,TG曾經同時為兩個國家提供裝備和培訓,甚至就連培訓的教室都是兩國混用的,只不過伊朗人走前門,伊拉克人走後門。但是在這個位面上,華夏共和國貌似做的更絕,英國人和德國人居然住一撞宿舍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船廠的賓館不夠用呢?除了監造人員外,因為不少部件用的是英德產品,所以還有大量的技術人員。)…。
。…。
兩個未來的敵人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恐怕已經不止尷尬了吧?不過讓華夏政府沒想到的是,英國人和德國人之間處的還算可以,至少日常生活是這樣,到底有沒有互相刺探對方的情況,這個沒人知道,不過嚴博勳知道,這四艘戰艦使用的都是完全一樣的圖紙,畢竟如果圖紙不一樣的話,恐怕兩邊都無法交代。。戰艦就在船臺上,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的啊!
“幾乎同時開工的同型戰艦,卻分屬兩個敵對的勢力,他們都是兄弟,但是卻已經註定了早晚要刀兵相見,這是多麼諷刺的一件事情啊。”一名負責監造的英國官員說道。英國兩艘戰艦是1907年8月開工的,而德土兩國戰艦是1907年9月10日開工的,不過是差了1個月而已。而且極有可能同時下水!
不過這只是表面現象。除了設計幾乎一樣話,戰艦內部的部件可是完全不同,英國人自然用自己的鍋爐和帕森斯蒸汽輪機。火炮用的也是英國準備裝備在超無畏艦上的343MM主炮,裝甲也是維克斯的裝甲。而德國人自然會用自己的小水管鍋爐和布萊梅蒸汽輪機還有未來的350MM火炮。裝甲則用克虜伯裝甲。同樣的設計。不同的部件,到底誰會更強呢?英德這兩個工業大國在心中暗暗較勁,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沒有設計上的差距,真正戰艦的戰鬥力將完全由子系統來決定,如果在海戰中能相遇的話,這種勝負才最能說明雙方的技術水平!。…。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今天下午開始有推薦,希望大家多多支援~~~~~。(。)。
甲午之華夏新史第七百八十章 最佳化策略
雖然威廉二世非常重視海軍,相當重視海軍,儘自己最大努力來發展海軍。但是依然有一個事實無法迴避,那就是德國海軍相對於自己的任務來說還是太弱,德國海軍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武裝自己。而錢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各種子系統的研究進度問題,與歷史上相比,德國海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已經無法從英國獲得蒸汽輪機組了,所以德國人必須研製自己的蒸汽輪機或者購買美國的。時間和資金方面的緊迫讓德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