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的結果。想想看,如果在德國打伊朗的時候,伊朗東南部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突然宣佈獨立並接受英國的保護的話。那麼德國如果再向這個地區派兵的話那麼將極有可能演化為對英國的戰爭!德國人可以隨意找一個藉口和伊朗開戰,但是德國能隨意和英國開戰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就意味著德國極有可能失去這個地方。…
而失去這個地方後,對德國下一步的戰略將構成極大的影響,別的不說,德國進攻伊朗的出發基地將向西退縮數百公里。這等於給英國人提供了巨大的戰略縱深,而同時德國海軍進出波斯灣也將受到英國人部署在伊朗東南部的潛艇和飛機的威脅。如果英國人成功了,那麼德國即使拿下整個伊朗也讓這次的戰爭失去了3成左右的價值!所以,英國人原以為針對伊朗的行動導致的結果卻是直接挑戰了德國的根本利益。這也充分印證了徐傑對德國戰略目標的猜測是正確的。
即使不考慮未來,如果英國人能夠在戰爭初期就成功在伊朗東南部站穩腳跟的話。同樣會對戰局產生不利的影響,當大量的英軍進入這個地區後。誰敢保證英國人不會在北上的德國陸軍身後來一刀?誰能保證強悍的英國空軍在得到了前進機場並且將戰線向前推進幾百公里後不會對德國陸軍脆弱的後勤補給線狂轟濫炸?即使德國陸軍忍了,德國海軍能忍嗎?一出門就要提防著從岸上襲來的魚雷機和轟炸機。善於穿插和機動的德軍高層很快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即如果想成功實施北進戰略的話,那麼前提就是保證英國人無法佔領伊朗東南部地區。德國人可承受不了被南北兩個方向的協約*隊夾擊的後果!
於是乎,自作聰明的英國人在無意中開了嘲諷,直接把德國人的注意力從伊朗北部拉到了伊朗東南部,德國陸軍雖然有些捨不得先前的計劃,但是面對咄咄逼人的英國人,興登堡等人也不得不承認東南部的危機卻是更嚴重一些,因為英國可以唆使伊朗東南部獨立,而華夏卻不大可能直接取代伊朗現政府,,因為華夏不可能直接把自己的小弟弄倒臺。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德國和華夏在伊朗北部打的再熱鬧,在明面上來看也是德國和伊朗的衝突,想要收場比較容易,但是伊朗東南部的問題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而就在德國人討論這一變故的時候,遠在北京的徐傑又給德國人加了一把火,就在幾分鐘前,徐傑把一份“伊朗海軍發展規劃”交到了伊朗駐華夏大使的手中。“華夏不太贊同伊朗大量裝備價格高昂的裝備,現在怎麼又突然建議伊朗建立海軍了?而且協助伊朗建立海軍這種事情直接交給海軍部就行了,為了徐傑還要親自過問呢?這有些小題大做了吧?”伊朗代表心中嘀咕道。
而隨後當這位大使翻開檔案看到第一頁中關於伊朗海軍費用籌集方式的時候更是大吃一驚,因為在這個計劃中,華夏不僅僅將為伊朗海軍提供戰艦和訓練,甚至就連相關費用開始都是華夏墊付的,伊朗只從從明年開始用長達年的時間分期償還這筆債務就可以,而且這筆債務中前五年是免息的!只要伊朗一點頭,那麼從下半年開始就可以選派人員到華夏受訓接艦!這些戰艦是直接從華夏海軍作戰序列中劃撥過來的,根本就不用等待冗長的建造週期!如此優厚的條件讓伊朗大使實在找不出一個拒絕的理由!
當即伊朗大使表示在得到國內的同意後就可以接受這個海軍建設計劃。而徐傑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塊石頭,只要伊朗同意了這個計劃,恐怕某個國家就該倒黴了吧。徐傑心中得意想著。明眼人都知道,這個計劃無非是借刀殺人,用華夏的刀借伊朗的手去打擊德國人,但是實際上,這個計劃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伊朗也不是德國,而是英國!試想一下,伊朗海軍如果接受了這些戰艦會部署在哪?是波斯灣沿岸?還是狹窄的霍爾木茲海峽?都不是!他們只能部署在伊朗東北部的阿拉伯海沿岸!也就這裡距離德國印度洋艦隊基地比較遠,但是同時一出門就可以威脅到德國的海上運輸!…
伊朗東南部的港口和部署在裡面的艦隊就如同一根魚刺一般死死的卡在了進出波斯灣的咽喉要道之上!德國人不可能無視這支艦隊,所以為了根除這支艦隊,德國人必然會首先對伊朗東南部下手,而面對德國海陸軍的夾擊,首當其衝的不是伊朗脆弱的防禦兵力,因為這裡在華夏和伊朗看來已經是可以放棄的區域了,而是圖謀這裡的英國!
“英國還是像歷史上那樣衰落下去為好,希望在印度獨立的時候,蒙巴頓勳爵的表現比歷史上好一些。”看著地圖上的南亞,徐傑嘴角付出了一絲笑意。歷史上戰結束後,英國的殖民體系伴隨著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