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0部分

整的時候適時殺入戰場?尤其是在對方還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要知道,戰線之間的間隔距離足夠有5到8千米,即使裝甲部隊從對方進入休整開始就從第二條防線感到突破點,那麼實際行進的距離也要大於8千米。畢竟你不可能走直線,在越野情況下,等到你的部隊趕到戰場的時候,對方可能已經收攏整備完了。

到時候等待著反擊部隊的就是戰防炮和坦克的聯合打擊了。為了縮短攻擊距離,施拉格在部署防禦的時候取巧了一把,在原本應該空無一物的防線間隔區隱藏了一定數量的坦克和突擊炮。好在因為地形所限,可以適合裝甲部隊展開的地方並不大,再加上是環形防禦線而不是較長的線性防禦,所以一個伏擊點的戰車可以兼顧數個防禦地段。

和德國坦克比較平衡的效能相比,奧匈帝國更喜歡坦克殲擊車,而且在火力這方面他們做的比德國同行更好,在這次交戰中他們拿出了一張雪藏已久的王牌,那就是裝備了88MML56火炮的胡蜂坦克殲擊車和使用75MML48的三號坦克殲擊車,後者是德國原裝產品,而前者則是奧匈帝國自己弄得,不過因為這款火炮太大了,所以胡蜂式坦克殲擊車和歷史上的德國犀牛式坦克殲擊車十分相似,都是那種敞篷的,強攻弱防戰車。雖然戰車正面和炮盾防禦足夠,但是沒有頂蓋的問題還是讓這輛戰車的實際防護效能沒有紙面上那麼強。

“所有歐洲人工事修的都很好,他們的坦克隱蔽掩體不僅把戰車藏得很好,同時周圍還有一些可供步兵隱藏的隱蔽所,這些隱蔽所和坦克掩體直接由交通壕相連,並且有充足的物資和彈藥儲備。幾乎可以看成一條完善的防線了,只不過這條防線不是用於防禦,而是作為攻擊出發陣地的。”戰後透過對奧匈帝國軍隊的防線考察,華夏軍方對奧地利人的防禦工事給出了較高的評價。而施拉格別出心裁的部署在這次戰鬥中也確實給華夏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平心而論,在缺乏遠端火力和空軍的情況下,奧地利人打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在實戰中奧匈防禦部隊的誤判給同盟國指揮部造成的影響更大!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大膽100、龍虎987654321、njluyujiang、大胖書蟲、空晨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一波三折

華夏裝甲師的標準是一個師下屬2個裝甲團4個裝甲營,外加兩個機械化步兵團6個機械化步兵營。而華夏機械化步兵師的標準則是一個師下屬一個裝甲團和三個機械化步兵團,在車輛配屬上裝甲團擁有的坦克和坦克殲擊車比例會比較高,而步兵師則是步兵戰車和突擊炮數量比較充足。而各種戰車的總數基本持平。這一點是奧地利人沒有想到的。按照奧匈帝國的工業和部隊規模,奧匈帝國陸軍更喜歡將數量有限的戰車都集中在裝甲師中,而不是分散到步兵單位中。雙方都彼此之間都有一定了解,而同時也有一些錯誤,於是乎,一場對於偵察上都堪稱夾生飯的戰鬥就這樣稀裡糊塗爆發了。

這是華夏機械化步兵師的第一次登場,而面對的對手又不是強悍的德國精銳部隊,田勇覺得外部防線很好突破,一切都按照預定計劃進行就可以了,尤其是得知土耳其的那個高炮團裝備的都是75MM高炮後,田勇更是放鬆,因為德國人的75MM火炮對付29型坦克都十分吃力,29型突擊炮雖然防禦沒有被稱為犀牛的29型坦克殲擊車那麼好,但是在加掛上附加裝甲後,還是比29型坦克要強一些的。田勇自己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似乎唯一可以對自己裝甲部隊造成一些威脅的就是德國人留給奧匈的一些88MM高炮或者105MM加農炮了,前者數量不會多,而後者數量完全可以用稀少來形容!

一切都是按照戰前設定進行的,重型榴彈炮和火箭炮的設計拉開了攻擊的序幕,田勇的部隊選擇了兩個方向進行突破,猶如一隻巨大的鉗子一般夾向對手。遠端火炮打擊時掀起的灰塵將整個攻擊陣地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一團團火焰在昏黃的灰塵中閃耀著,火炮震耳欲聾的呼嘯聲如同遠古巨獸的吶喊,噴吐著致命的彈雨。在實現選定的突破地域,密集的火箭彈和榴彈直接在第一道防線中打成了月球表面,如此高密度的攻擊對於大部分非永久性工事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劇烈的爆炸聲和工事飛垮塌聲被炮彈爆炸聲所掩埋,在將正面防線用炮彈過了幾遍之後,帶著掃雷滾外號螃蟹的29型掃雷坦克一馬當先,開始清掃殘存的雷場。隨後一隊隊坦克、突擊炮和裝甲運兵車開始出擊。

“對方的攻擊隊形感覺比正常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