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的談判在北洋陸師撤離朝鮮後的第五天在北京頤和園正式拉開了序幕!

“李中堂的北洋水陸二師可真可謂是國之棟樑啊。這不知不覺中北洋水師有添了3艘比定鎮還要強大的戰艦,而北洋陸師可調動的部隊也將近10萬了。人數不比當年的淮軍少啊。“慈禧淡淡的說道。

“啟稟太后,皇上。那3艘萬噸級戰艦其實不是我北洋的,是我北洋從歐洲義大利國租借的。當年朝廷不還是僱傭美國人華爾的洋槍隊對付長毛嗎?至於這北洋陸軍嗎,哪有10萬之眾。*。。**老臣的北洋精銳已經在朝鮮打的筋疲力盡。現在防守遼東的都是兩廣總督和臺灣巡撫的新軍。”李鴻章回答的可是妙啊。

我北洋的新增戰艦說成租借的。那就不算我北洋私自擴軍。當年可以僱傭洋槍隊,現在我北洋僱傭外國艦隊難道不行嗎?至於陸軍。名義上就是李翰章和劉銘傳的部隊,你要硬說是我李鴻章的私軍,這怕是不行吧?。…。

“李中堂做出這番大事,聯合了洋人和各省大員做出的驚天之舉。不合朝廷說一聲也是欠妥當的吧?”一旁的慶王不滿的說道。

“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什麼事情都報到朝廷上的話,怕是倭寇早已經打到了山海關了吧?”李鴻章滿不在乎的說道。老夫不是不彙報,而是形勢緊急,我這不來彙報了嗎?你還能怎樣?

“那要是各省巡撫都像李大人那樣,那將中樞置於何地?”慶王抬起手來想拍桌子。但是看到慈禧盯了自己一眼,高高抬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那要是因此延誤了戰機,這個板子是應該慶王您來挨呢?還是我北洋來挨?”李鴻章冷冷的看了慶王一眼。“我怎麼覺得有點怪了,我北洋為大清損失萬餘人守了朝鮮6個月。將倭寇的艦隊幾乎全部殲滅,為什麼還有過錯了?難道某人兩天就被日軍一個師團擊敗就成了有功之人了嗎?”李鴻章氣憤的說道。

“我北洋保的是你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到頭來反而是錯了不成?”李鴻章根本就沒有看慶王,而是對著慈禧說道。。…。

“李大人做的當然沒錯,但是你可曾想到過這戰爭如何收場啊?你北洋又是擴軍又是租戰艦。戶部可是負擔不起啊。”一旁的翁師傅突然開口說道。

“那翁師傅的意思是有錢賠款沒錢打仗是吧?大清自從道光年間到現在賠了多少銀子了。也每見你戶部缺過錢啊?榮祿大人新建練軍也沒見過戶部缺錢啊。怎麼我北洋一打仗你戶部就缺錢了?”李鴻章橫了翁同龢一眼。

“這要是傳出去。說朝廷有錢去給榮祿大人的西北練軍。。而沒有錢給北洋軍費的話,你翁師傅可以不要著臉面,朝廷可不能不要吧?”這句話說得夠狠。不能打仗的軍隊有錢花,能打仗的軍隊沒錢花,朝廷的面子可就真沒了。

“李鴻章。大清國的銀子有多少你想必也很清楚,這半年多來。你的北洋軍打仗可沒少花銀子啊。朝廷從洋人的銀行中借了不下1500萬兩銀子了,你北洋需要的彈藥糧餉也沒少你的。但是再這樣下去。朝廷怕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銀子了。”慈禧嘆了口氣,李鴻章的強硬讓她感到十分意外,但是這種情況下,硬壓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只能把問題推給他。讓李鴻章自己都解決不了。。…。

“回稟太后、皇上。這銀子問題其實不難。只要這戰爭打贏了。光賠款怕是就能把戰爭的虧空補得七七八八了吧。”李鴻章笑著說道。

“你還想讓日本人賠款?”慶王驚訝的說道。

“別國打我大清。打贏了我們要賠款,為何我大清打贏了,就不能讓日本人賠款、割地?這個世界就是誰強誰就有理。輸的一方自然要任人宰割。”李鴻章的語氣中充滿了鄙夷。

“對了,老臣還有一事。此次戰爭中,我大清人才匱乏,物資大多依賴進口受到頗多限制。希望朝廷再此戰過後能允許民間開礦設廠修築鐵路,發展西式工業。並且允許各省新建新式學堂以培養技術人才。以強我大清之國力。單純的官督商辦。由朝廷自己辦廠效率太低,規模也太小。”李鴻章說著將一份奏摺呈了上去。

“堂堂的聖人之言不學,非要學習西夷。斯文掃地。斯文掃地。”一看李鴻章居然把主意動到了文化層面,翁同龢立即出言反對。要是真這樣辦的話,首先倒黴的就是他們清流和御史一系。教育的改革必然導致現有科舉體系的變動。這對清流無疑是致命的。。…。

“既然翁師傅覺得聖人之言可以解決一切。那為何翁師傅不想個法子去打退日本人?整天高談闊論,指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