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神的造化。就算是文士,達到聖人之境時,同樣也是殊途同歸……但是這三種,卻都錯了。”
梨落神情有些暗淡,緩聲道:“我不知道世間修煉之法為何會錯,因何而錯。是人們傳承有誤,還是有人故意誤導?一切都不可知啊……”
“師父,您說的錯,到底是錯在哪了?”
梨落轉頭看一眼項彬,沉聲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項彬全身一震,暗道此話在前世古籍上隨處可見,今生倒的確是第一次聽聞!可這話的含義,又是什麼?
“煉精化氣,先修精之體,使後天之軀轉先天,毫無阻滯吸納天地之氣。而後煉氣化神,修煉天地元力,使精氣皆達圓滿,達成建立天地與身融天地的契機條件。最後煉神還虛,將自己之神與天地之神相合,不再依附,亦不抗拒。既可融於天地,又可自成天地。大天地小天地互不衝突,皆可為己所用……此乃,成仙之道!”
項彬瞠目結舌,久久不語,只覺心神皆為梨落此話所震撼。半晌不言,而後嚥了口唾沫沉聲道:“這……世上真有仙嗎?”
“如何沒有?軒轅聖皇之前,太古時成仙之人比比皆是,可自軒轅聖皇飛昇後,天下再無仙人……非是後人資質不佳,而是因為修煉之路本就錯了!煉氣士為天地之奴,奴僕怎可成仙?武者為天地之逆,反賊安能得天道?文士不過天地之夢爾,更是不可能成仙。所以唯有三者皆修,齊頭並進,才為仙之道!此等修煉之法不叫武道,亦不稱作煉氣之道,更不是經綸修神之術……若要強起一名,可稱作‘道’,也可稱作‘武’,無論叫什麼都無所謂,因為這本就是相容幷包之路,什麼都有,何必區分?”
“那……這……”項彬心中轉過了千百般念頭,最後意識到了什麼,震驚的看著梨落道:“師父您……”
梨落嘆息一聲,搖搖頭道:“我發現這殘卷之時,早已修煉煉氣之道多年,起步便已錯了,當然再無更改機會。且那殘卷本就不完整,更不是修煉秘籍,只是闡述之總綱而已,為師如何能修?但這些年我潛心鑽研,卻是被我發現了一些端倪。”
梨落再次抬頭望天,目光閃爍:“我不知道天地是否真的有意識,也許成仙更是天地不能容忍之事吧……經過為師近百年的調查,你可知道我發現了什麼?”
項彬難掩心中好奇,有些急切的問道:“什麼?”
“能達致絕高境界之武者,皆是靈根淺薄之輩。那傳說中踏入天人合一境界的秦祖,便是毫無靈根!”
“什麼?”不啻於一聲天雷炸裂,項彬目瞪口呆,脊背一片發涼,震驚的道:“全無靈根?!”
那豈不是和自己一樣?!……項彬心中,忽得湧上了一股莫名的渴望,只覺有一股熱流,在心中緩緩升起。
“是的……若要習武,那便拋棄煉氣之道。而靈根越充足之人,習練武道的效果便也越差。”
項彬忽然想起了一個一直以來自己都非常好奇的問題:“師父,那靈根到底是什麼?”
梨落搖搖頭:“靈根不是東西,它是天地意志的投影,可以理解為天地‘神’之烙印。”
項彬明白了:“也就是說,靈根越多,自己的神便越弱。靈根越少,自己的神便越強……因為武者要以己‘神’化小天地,所以靈根越少之人,修煉武道才會有更高的成就?”
“可以這麼想,但不是強弱的問題,而是干擾影響的原因。你可以理解為習武乃是背天而行,要藏著偷著,天地在你身上的烙印越少,發現你的可能就越低,干擾你的手段就越無力……反之亦然,若要修煉煉氣之道,順應天地而行,那烙印越多,天地給你的幫助就越大。”
項彬又糊塗了,他皺眉思忖道:“若是如此……如何能精、氣、神三者齊修?這根本就是矛盾的啊。”
“所以我懷疑,在軒轅聖皇飛昇之前,這矛盾並未如此之大……或者說那時的天地,根本沒有這樣的矛盾。而自那之後,這矛盾才出現,或是越來越大。不過為師這些年的鑽研,卻也找出了一條可以同修精氣神的道路,但卻沒有驗證過。”
項彬有些遲疑的問道:“師父……您不會是打算在我身上驗證吧?”
梨落淡淡一笑,道:“為師幼年為妖獸所養,從小吃妖獸肉,喝妖獸之血,吞妖獸妖丹長大。經年累月之下,雖然仍為人形,但本質卻已與妖獸無甚差別,師父修煉煉氣之道靠的不是靈根,而是妖根。”
“什麼是妖根?”
“人生而有靈,靈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