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5部分

在事實上來說,長安官僚系統之所以變成這個模樣,大半是因為上樑不正下樑歪。

未央宮、長樂宮之中,就已經是賄賂成風,皇室內部的外戚、公主自己都在拼命的挖牆腳。

太宗時期,太宗皇帝的心腹,將軍張武就帶頭受賄。

大宦官鄧通,代表皇帝,取著鑄錢之利。

一代代長公主,都有著插手朝政,干預國家人事的光輝記錄。

而皇帝自己卻對這一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下面的人清廉守法,廉潔奉公?搞笑吧!

所以,這偌大長安城之中,上到三公九卿,下到衙役臨時工,無人不貪,無人不拿。

自蕭何迄今歷代丞相之中,唯有申屠嘉真正做到了不貪不拿。

其他人,哪怕是坊間好評如潮,備受人們尊崇和懷念的北平文侯張蒼,不也幹過貪汙受賄,私相授受的事情?

現在,皇帝覺得這樣不行,必須整治。

於是舉起屠刀,要砍一個朗朗乾坤出來。

哪怕是周亞夫也覺得,這未免有些太過於霸道和不講理了!

更重要的是周亞夫確實擔心,激起眾怒!

“息怒?”劉徹冷笑一聲。

他現在是不可能息怒的。

這樣的機會不好找,這樣的決心也不好下!

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可以借題發揮,他無論如何是不會罷手的。

當然,劉徹也知道,飯得一口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做。

從宏觀和歷史角度來說,只要有國家和統治階級存在,官僚與貪汙就不會消亡。

反正,劉徹從未見過和聽說過,有任何政體和制度,消滅了官僚和貪汙。

哪怕是號稱最廉潔的瑞士,恐怕也不見得乾淨到哪裡去!

所以,對於官僚們,他的要求真的很低。

能做事,會做事,有積極性,不去搞事,就很合格了!

像少府卿劉舍,大農直不疑。

這兩個人,全天下人都知道,這兩者一個是大貪官,一個則是出了名的諾諾大農。

劉舍這個傢伙,悄悄的挪用和偷取少府的技術以及工匠給自己的工坊和封國做事情,也不是什麼新聞了。

而直不疑在大農衙門,更是完全就是個擺設和雕塑。

大農衙門的具體政策和事務,都是由以商容為首的三丞六令討論和制定並實施的。

曾經有個笑話。

當年,開鑿龍首渠時,有人問直不疑:明府可知如今龍首渠鑿到那裡了?

結果直不疑一臉懵逼狀,還是身旁一個小官附耳告知,才讓他免去了尷尬。

但劉徹就從來不會對這兩個人有任何不滿。

劉舍貪是貪,但他會做事啊!

他業務能力雖然不強,但手腕強啊!

當少府這七年,他忙裡忙外,忙上忙下,甚至有時候還得去幫樓船衙門的港口和造船廠操心。

但每一件事情,他都幹好了。

少府這些年來,能夠按時甚至是提前完成許多工程和任務指標,劉舍功不可沒。

這就夠了!

還有直不疑,他確實是個傀儡,甚至從未在大農任上提出過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制度。

但問題是,他放的開。

而且善於提拔和保護手下。

當初,嚴熊開鑿龍首渠,就是他在後面幫著遮風擋雨,阻擋了那些企圖伸向龍首渠工程的各種黑手。

所以,儘管劉舍的貪,天下皆知,但劉徹信任他。

儘管世人皆知,其實直不疑壓根就沒有管理和處置偌大的大農衙門的能力,但劉徹就一直讓他坐在大農的位子上。

畢竟,劉徹心裡很明白。

漢室是封建制度下的帝國。

無論是官僚還是貴族,千里當官,為的不是名就是利。

能把事情辦好,能讓政策落實下去,就是好官。

貪點拿點,甚至沒有能力,都可以原諒。

你像少府和大農以及太僕衙門,這些年推行假農耕具和假畜政策,基本上就沒跟老百姓伸過手。

他們伸手的物件,都是商賈和貴族。

得到的好處,大半都是從這商人、地主、貴族身上拿到的。

他們能拿到,這是本事!

但這內史和長安的官僚,如今乾的是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