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先前劉徹為劉陽出生而下達的詔命。
畢竟,前者,那是你們老劉家的家事,他們閒著也是閒著,碎碎念而已。
但如今,卻有人企圖阻擋大家封國家建社稷,更企圖阻攔大家撈軍功,興家族。
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個‘著名外戚’大家不知道是誰?暫時也不敢去招惹。
但齊王?
你是誰?
你有幾個胸甲校尉?
也敢大言不慚?
真當國家的政策和法令是擺出來給人好看的?
輿論的鞭笞,立刻就鋪天蓋地的湧向劉將閭。
若只是罵一罵,唾棄幾聲,齊王遠在臨淄,一根毫毛也掉不了。
但問題是……
天子下詔命令有司遣使訓斥齊王……
這個訊息一爆出來。
頓時,就再也沒有人能忍住了。(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六十節 新的利益集團
首先反應過來的,當然是晁錯。
晁錯現在做夢都想過一把丞相的癮。
而他也只能選擇朝丞相大位衝刺。
因為,等周亞夫致仕,他還爬不到丞相的位子上的話,那麼,他也就只能跟著周亞夫一同致仕。
在這個朝堂上,現在,任何人都可以致仕。
獨獨他晁錯不行。
他仇家太多了!
多到連他自己都數不清楚!
晁錯敢保證,只要自己失勢,那他的整個家族,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對丞相寶座發起衝擊。
但,在漢室,一個文官想要當丞相?
難!
太難了!
首先攔在他面前的,就是祖宗制度,漢家鐵律——非有功不得候,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而想要當丞相,就必須先為列侯。
但問題是——漢興以來迄今六十餘年,不靠軍功而為列侯者,十個手指頭數的清楚!(諸侯王子弟及外戚候,不算列侯,他們屬於諸侯)。
無非就是武侯陽去疾、成陶候周信、藤候呂更始、建陵侯張澤等人而已。
而這些人裡,陽去疾得候,靠的就是築長安城的功勞。
周信得候,那是因為人家是呂后的心腹,曾經對呂后一家人有救命之恩。
張澤就更不提了,人家是惠帝的親信,從小跟著惠帝長大,賞個列侯算什麼?
藤候呂更始,一則姓呂,二則人家種地種的好。
誰敢不服呢?
所以,晁錯這幾年是千方百計刷聲望,想盡辦法搞事情,就是為了自己可以封侯,未來過一下丞相癮。
為此,他甚至丟棄了許多常年堅守的原則,給當今天子的不少政策背書。
可惜……
這些事情,雖然讓他頗得天子欣賞,但,想要功封列侯,卻還是差了那麼一點。
畢竟,現在,天下公認,想當列侯,必須有軍功。
要不然,你就生個好女兒,送進宮裡去……
而除此之外,想靠政績封侯。
這就不僅僅需要天子同意,還必須得到朝臣支援或者天下信服。
朝臣支援這種事情……
晁錯連想都沒有想過……
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上的敵人,跟他的朋友一樣多。
而在朝堂之外,他可以說得上是八方皆敵了。
特別是,袁盎的故舊親朋們,一直在給他上眼藥,潑他髒水。
好在,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天降齊王……
這對晁錯來說,就跟天降大禮包沒有差別。
你要知道,晁錯是靠什麼起家的?
削藩!
他又是靠什麼天下知名?
還是削藩!
削藩,就是他的魔咒,也是他的心結,更是他矢志一生的事業。
齊王此時跳出來,等於就是對他晁錯大喊一聲——向我開火!
晁錯,自然就毫不客氣,立刻奮筆疾書,上疏彈劾齊王十宗罪!
有了晁錯帶頭,整個御史大夫衙門,幾乎全部跟進。
尤其是持書御史們,就跟吃了火藥一樣,彈章如同潮水一般湧入宮中。
而其他人那裡肯閒著?
在看到了晁錯和御史們的榜樣後,三公九卿,人人有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