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2部分

然,這些所有的學派,都會談論那些實際上與社會生產、文明進步無關的東西。

甚至將之看成一切的關鍵。

譬如忠孝之爭,義利之爭……

而雜家現在,似乎卻打算腳踏實地的,走一段自己的旅途。

這從當初這個學派,去到安東開始,就有苗頭了。

看看他們的宣傳語吧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患;賢愚在心,不在貴賤;信欺在性,不在親疏……等等等等。

甚至,劉徹還記得,當年,宋子侯許九跟伍被等人悄悄的寫的那本《民富》一書之中,甚至有著‘民為國基,谷為民命’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而在現在,他們乾脆就**裸的拿起了‘衣食足’的旗號。

這個旗號和口號,實在是……太……有煽動性了!

想想看,後世,李自成一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勝過十萬大軍。

如今,天下的百姓,誰不想衣食足?

而對於廣大計程車大夫和貴族來說,‘衣食足’這句口號,既形象又很好理解,更重要的是,還很有迷惑性。

孔子就說過:倉稟足而知禮儀。

想到這裡,劉徹就不動聲色的閉上嘴巴,默默的聽著朱買臣繼續說道:“欲致衣食足,臣以為,莫過於因地制宜,各借其利……如安東,山中禽獸,水中魚蝦,乃至於海中巨獸,皆可為民之口糧,故此,安東富庶,天下知名!”

貴族們和大臣們聽著,紛紛點頭。

安東都護府全境的大部分地方,每年的寒冷天氣佔了大半,特別是秋九月到來年夏四月,大部分百姓都不敢出門。

但,這一地區的移民,卻基本消除了饑荒。

究其原因,除了當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糧食產量很高,而且,屯墾團模式之下,集體的力量非常強大之外,山中禽獸、水中魚蝦,甚至海洋裡的鯨魚,也是一個重要的食物補充來源。

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捕鯨業的發展,私捕業也隨著興旺發達。

許多私自出海捕鯨的漁船,都是打著出海捕魚的幌子的。

但這並不是真的幌子。

大多數時候,他們確實是漁船。

只是打些海里的魚蝦,再運回安東港口販賣。

假如有機會,遇到一頭落單或者受傷的鯨魚,他們也很樂意將之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