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裡,這屬於活該。
誰也挑不出來錯來。
但,現在,烏維忽然暴卒。
左大都尉和皋蘭王的想法,就值得注意了。
更何況,尹稚斜一系,在整個幕南部族裡,都有著龐大的影響力。
尤其是許多的中小部族,他們世代都是聽命於在蘭池的右賢王的大纛的。
現在,他們的主子的最後一個血脈莫名其妙的死了。
這些人心裡會怎麼想?
一個不小心,就會讓這些部族在心裡面對單于庭產生疏離,甚至敵對!
更別提,軍臣現在這樣覺得烏維死的好,死的妙的態度。
肯定會激怒甌脫氏族以及皋蘭氏族。
讓他們對單于庭離心離德。
而那些靠近長城的中小部族,恐怕會在恐懼中背叛匈奴,投奔漢朝,去給漢朝當狗腿子!
這樣的例子,在過去,並不罕見。
五年前,不就發生了三個部族,帶著人民一起投奔漢朝的例子嗎?
再向前追溯,十幾年前的漢匈大戰,起因不也是某個匈奴大貴族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殺,他的兒子章尼帶著數千部眾越過長城,尋求漢朝庇護引發的嗎?
更別提,現在漢朝在邊塞,大搞所謂的‘三表五餌’,瘋狂拉攏那些中小部族。
整個幕南的部族,無論大小,幾乎都有漢朝人的影子在其中若隱若現。
現在,單于要是公開表示——烏維死的好。
那麼……
蘭陀辛已經不敢想象了。
可惜,蘭陀辛的擔憂,在軍臣眼裡,連個狗翔都不如!
軍臣哈哈大笑:“左大都尉?皋蘭王?本單于前兩天才見過他們,他們跪在本單于面前,如同一條溫順的獵犬!”
軍臣確實有理由如此驕傲。
攻滅大宛,匈奴帝國的財富暴增。
數十萬奴隸,尤其是那些女奴的出現,足以讓他的威權,恢復到巔峰,甚至可以與老上單于比肩了。
在他眼裡,區區一個左大都尉,區區一個皋蘭王。
加起來也才不過四萬邑落!
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邑落,是忠於單于庭的。
他們能翻起什麼浪花來?
真正的右賢王和尹稚斜的死忠,不是在六七年前就死在了單于庭的那個流血的夜晚,就是跟著尹稚斜,撞死在了漢朝的馬邑城下。
在軍臣看來,他甚至是巴不得左大都尉和皋蘭王跳起來反對他。
這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收歸這兩個氏族,將他們的人口和牲畜,充實到單于庭的本部裡。
軍臣現在已經越來越想要學習漢朝皇帝那樣,進行集權了。
在軍臣看來,馬邑之戰,匈奴敗就敗在體制上。
漢朝因為能集權,所以可以集中力量,而匈奴,卻因為內部山頭太多,力量無法集中。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當然是收權了。
這也是他西征大宛後立刻收兵迴歸的原因。
不僅僅是因為撈夠了,而且還擔心老巢。
更多的原因,還是軍臣覺得,他已經可以依靠這樣的勝利和那些堆積如山的戰利品,開始集權,開始強化單于庭對各個部族和氏族的控制。
如此,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單于庭的許多問題。
蘭陀辛見了,張了張嘴,根本說不出話來。
他很清楚,軍臣現在在勝利面前,已然膨脹了。
他已經沉浸在了自己的無敵的幻想裡。
除非,漢朝撕毀和親協議,不然,他肯定不會回心轉意。
“唉!”蘭陀辛在心裡嘆了口氣。
他知道,從此以後,匈奴帝國的內部,將要多事了。
右賢王和尹稚斜,雖然都已經死了。
死忠也基本被清除掉或者邊緣化了。
但,漢朝有句話叫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尹稚斜一系控制幕南部族數十年,經營日久,豈是那麼簡單就可以消除的?
但,蘭陀辛也沒有辦法。
“大單于……”蘭陀辛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另外一個請求:“呼揭王和白羊王被漢朝扣留、羈押,奴才請求,派出使者,前往漢朝長安探視!另外,漢朝的知識和技術,對我大匈奴非常重要,奴才聽說,漢朝在其長安,設立了一個‘太學’,請大單于向漢朝皇帝遞交國書,請求漢朝皇帝批准,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