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8部分

叫住了他,道:“郅都部陣亡將士棺槨一到京郊,立刻通知朕!朕將親迎之!”

不止要親迎,還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前所未有的國葬,讓這些英雄得到他們應有的榮譽和地位。

只是……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此番歸來的棺槨,全部都是隊率以上的軍官,甚至隊率軍官的棺槨都很少。

能被以棺槨形勢運回長安的,註定都是高階軍官。

至於普通的大頭兵和下層軍官,他們只能是被火化後,以骨灰形勢回到長安。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更是限於時代侷限性和經費的事情。

劉徹當然想要讓這些英雄也全部都享受到漢室黑龍旗覆蓋棺槨,被三軍將士抬著回來的榮譽。

但這樣做,代價太大。

他們雖然是英雄,但畢竟已經死去。

死人,不能跟活人搶資源。

畢竟,現在的漢室,現在的中國,遠沒有闊綽和發達到可以拿著大量的資源揮霍的地步。

而且,漢室是一個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的最大特徵,就是等級鮮明。

假如小兵都是棺槨回家,龍旗覆棺。

那隊率、司馬、校尉、都尉甚至是將軍又該享受什麼待遇?

拿幾十噸金子給他們做棺槨?(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三十節 重新整理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對皇帝來說,大量的傷亡和消耗,觸目驚心,尤為心痛。

但貴族士大夫們的觀感就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這些天來,漢匈高闕會戰,以及高闕會戰的副會場安東之戰的具體情況和情報,都已經差不多清清楚楚的被以邸報的形勢,告知了千石以上及封君、關內侯、列侯等貴族。

對於這些人來說,看法就又不相同了。

“王師居然如此強大了?”許多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所看到的文字。

郅都率領一偏師,就擊退了匈奴主力!!!????

還殲滅兩個萬騎,迫降了休屠部族????

這還是大傢伙印象裡那個匈奴嗎?

就更別提,安東都護府,甚至沒有付出什麼代價,就讓匈奴右賢王跪下來了。

不止跪下來,還上表願奉當今天子為天單于!

這要放在六年前,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幾乎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在九年前,匈奴單于還曾經統帥大軍入寇漢地,烽火遍及整個北國,到春天才撤兵。

至於在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六年的那場大戰,漢軍更是吃不小的虧,北地都尉孫卬戰死,匈奴火燒回中宮,斥候騎兵甚至抵達了甘泉宮的外圍。

而今上即位,僅僅不過六年,漢軍就先勝匈奴馬邑,再破匈奴於高闕。

馬邑之時,還可以說有來有回,但這高闕之戰,卻完全碾壓。

車騎將軍義縱所部甚至根本沒有經歷過任何像樣的戰鬥。

王師所過,不是簞食漿壺,就是望風而逃。

是匈奴人變得太弱了?

還是漢家變得太強了?

無論是哪一個原因,此番高闕之戰的結果,都昭示出一個真理:大漢擊敗匈奴,進而獨霸天下,自西域入主身毒,不再是一個幻想,一個空想。

而是實實在在,完全有可能實現的戰略。

更重要的還是——這完全是有可能在一代人的時間就可以實現的大業!

換句話說,有生之年內,大家完全可以看到中國製霸寰宇,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地之所載,**之中,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記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凡陽光所至,龍旗所指,皆為漢臣妾!

這就很關鍵了!

自古以來,中國貴族和官員們最喜歡和最怕的就是理想太宏偉,以至於有生之年根本無法看到。

譬如說三代之治啊天下大同啊這樣的理想和願景。

正因為看不到,所以很多人都是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順便上下其手,中飽私囊。

但假如,有一個可以實現的理想擺在眼前,而這個理想還能給大傢伙帶來好處。

那麼……

可以參考歷代以來的革鼎之事。

哪怕是失敗者的典型,李自成和洪秀全,在失敗之前,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恐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