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的舉止,徐媛根本不需要跟著李慧學,只是李慧這個人在她的記憶裡後來可是大發光彩,成了禮儀大師,她寫了好幾本關於禮儀方面的書,這些書都成了熱銷書籍,後來關注禮儀方面的人越來越多,李慧便自己成立了一個公司,專門幫助人訓練禮儀,不僅撈了很多金,也賺了一大把名氣。

徐媛自己倒無所謂,她希望弟弟能夠憑李慧弟子的名分多一重保障,要知道後來國家領導人都接見了李慧,並請她來教導自己的子女。這樣的關係如果運轉得當,不說靠這個獲得多大的利益,起碼可保弟弟在娛樂圈平順一些。

她家實在沒有太拿得出手的關係,乾媽那邊算是一個,但乾媽那邊也不能老麻煩人家,畢竟不是自己真正的親人,可況哪怕是真正的親人也未必能夠一直幫你。徐源需要更多的助力,保住他乾淨、單純的藝人生活。

徐父徐母總以為如果不行不做藝人不就行了,想得還是太簡單了,不做不是那麼容易的,哪怕真有那麼多錢賠償,沒有實力也過不了什麼好日子。藝人一日紅了,以後再做其他的要麼如虎添翼,要麼只能從此暗淡遭人奚落,弟弟是她帶著走入這條路的,她不能讓弟弟出一點差錯。

拜了李慧為師後,徐媛也不佔她便宜,將自己從平板上學的知識透過自己的感悟說了出來,每每讓李慧暗暗讚歎自己收徒的正確性,徐媛見她還拿筆一一記錄下來,便建議道,“老師所學何不著書立說,讓世人知道?”

李慧一呆,她只是怕自己忘記才記錄在案,從未想過讓別人看,“這樣的書會有人看嗎?”

“當然了,除了明星之外,大家其實一樣希望自己的言行舉止優雅動人,在交際中為人矚目,受人歡迎,這樣的書寫出來,肯定銷量不會差,我認識一個編輯,到時候可以向她推薦一下。”徐媛不遺餘力的勸道,李慧如果不是遇見徐媛,絕對要等到十年之後才會想到這件事,提早一步推出來更能讓她少走些彎路,早日成立自己的禮儀公司。

李慧沉思了一會兒道,“我再想想吧,寫書是件大事。”說到這裡,李慧停下來凝神看著徐媛,寫書對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是大事,面前這個女孩卻一次次重新整理她的認識,寫本書跟玩似的,最近據說又寫了本小說《果凍愛情》,前幾天給她送來了一本樣書,說是送給自己女兒的,李慧翻了看看,總算明白為何自己女兒那麼推崇徐媛了。

不確定、茫然的青春愛情在徐媛的筆下並不憂傷,並不悲劇,暖暖的,如同五月的眼光;透明的,如同五彩繽紛的果凍;簡單的,如同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果肉。偏偏於這種無辜的、躁動的喜歡之中總會迸發出一股激越的力量,催促著少男少女追逐著青春的步伐,揹著沉重的包袱,腳步依然輕快、雀躍。

這種對青春的欣賞、讚美和催發,是當下文壇裡絕無僅有的,李慧幾乎可以想見,這股清泉是如何流淌在青少年的心裡,滌盪他們不安的靈魂。

這樣的書,也是成人們願意讓孩子看到的,比之漸漸流行的青春疼痛更應該流傳於孩子們中間。

所以後來,李慧又向徐媛要了前面的幾本書,簽了徐媛的名字寄回給女兒了。想到女兒當時驚喜的聲音,李慧再一次覺得來到這裡是她一生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學了這些禮儀之後,徐媛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父母的行動,一些用餐的禮儀、社交禮儀,也會說給他們聽聽,並不要求他們全部學好,知道一些,身體力行一些,總會有個提升。人這一輩子,本來沒有意義,人自己卻總要給自己找個活著的意義,否則人生是空的,了無生趣,徐媛這一生惟願自己一步步的越走越好,認識更多的人,見識更多的地方,品嚐更多的美味,體會更多的愛,將這些色彩染在雪白的人生牆面上,美化它,裝飾它,叫它光彩奪人。

這次的書賣得比以前還好,她先的名氣比以前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徐源作為她的親弟弟即將出道的訊息讓廣大書迷頗感興趣,這樣一對姐弟,都在少年時成名,都那麼出色,外形也都極好,實在令人矚目。

徐源也藉著姐姐新書的風頭迅速在全國颳起了一起大風,姐弟兩公開的幾張合影更是被許多人風傳,公司還特地為他們拍攝了一組照片,製作成海報,風靡少男少女圈。

另外就是徐媛的書終於要上架國外了,周邊的亞洲地區都將在今年年底銷售徐媛的前幾本書,如果可能徐媛希望能跟西方國家合作出版,只是現在並沒有這方面的渠道,別人也看不中十幾歲小女孩寫的書。

為了國外的出版權,徐媛計劃將《baby》這首歌加入弟弟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