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完冷聲道:“那麼這外軍的糧餉物資怎麼辦?這每年多出來的幾十萬兩銀子該誰來出?”
宋楠道:“笑話,當然是戶部撥付給兵部的銀子裡出,這還用問麼?”
陸完叫道:“休想,我拒絕出這筆銀子,我兵部沒錢給什麼外二軍發糧餉。”
宋楠冷聲喝道:“陸大人,你傻了吧,這外二軍本就是蔚州衛和宣府衛的兵馬,不管他們調往何處,他們的軍餉都是兵部必須調撥的一份,便是不調往京城,兵部也是要調撥的;你卻來說什麼多出來的銀子,那有什麼多出來的銀子。難道他們回到本地駐紮,你兵部也不給軍餉麼?真是可笑的很。”
陸完完全氣糊塗了,倒忘了這兩隻兵馬其實便是現役的衛所官兵,根本就沒理由拒付,跟別說犯糊塗以為這是多出來的兩隻兵馬了。
楊廷和冷著臉在一旁默然無語,宋楠果然還是沒有放過這次機會,藉著裁軍之際調集了兩衛兵馬駐紮京城,這兩衛兵馬一處是蔚州衛,那是宋楠發跡的地方,可謂是嫡系。現在的團營侯爺江彬也在蔚州呆了十幾年;而另一隻兵馬是宣府中衛的班底,宋楠手下另一名侯爺許泰便是出身於宣府,可見這兩隻兵馬選來成為京中保衛力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也就是說,這兩隻兵馬是絕對服從於宋楠的,除了宋楠,恐怕沒人能指使的動;而京營中雖然張侖重掌總督之職,但手下的侯爺們可不是隨便能指使的,如果有什麼異常的舉動,侯爺們絕對不會盲目的跟從,而會選擇倒戈相向。換言之團營無法完全掌握住,所以宋楠選擇的是建立一個新的京營班底。
以神樞營和外二軍,以及許泰和江彬統領的兩隻京營兵馬為主力,加上宋楠手中掌握的在京近兩萬的錦衣衛人手,粗略一算,宋楠將來能隨時調動的兵馬高達五萬人,這簡直不可思議。
楊廷和愈發覺得形勢的險惡之處,如果宋楠是個忠於皇上和大明的人倒也沒什麼,但如果手握重兵又有什麼企圖的話,幾乎無人能夠壓制他,無人能夠阻止他,特別是當團營經過大削弱之後,滿打滿算帶上神機營,能派上用場的也不過只有五萬多人,形不成壓倒性的優勢。
楊廷和垂首沉思焦慮,耳邊傳來宋楠的問話聲:“楊首輔已經問了兩個問題,可有第三個疑問了?也好一併解惑,早下決斷。”
楊廷和抬眼看著宋楠年輕英俊的笑眯眯的面孔,仔細想從那雙濃眉之下單純的像是小白花一般的眼眸裡看出什麼來,但他發現那眼睛裡什麼也沒有。
“沒了,沒有疑問了,宋大人和英國公考慮的很周詳。這件事應該不會有大紕漏。我代表內閣諸位大人表示贊同,團營開始整頓之日,外廷當一定配合行事。”
楊廷和同意其他人也只能表示同意或者保留意見放在肚子裡,團營裁軍整頓之事正式透過,得正德准許後頒下聖旨來;於此同時,另一道宣佈成立外二軍軍營的聖旨也頒佈下來,宋楠被任命為外二軍提督大臣,調大同一衛兵馬駐紮蔚州,填補蔚州衛的空缺,從河南調集一衛填補宣府中衛空缺。
至正德五年新年到來之前,一個多月時間,風起雲湧,京營團營大變樣,京城內外兵馬的組成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一時間宋楠風頭正勁,更顯尊榮,朝中無人不側目。
面對如此情形,楊廷和終於開始行動,對付宋楠,他本就已經準備了辦法,只是不願過早發動罷了。如今宋楠的權勢越大,表面淡定的楊廷和終於從心中產生了畏懼。。
……
臘月二十八之夜,楊廷和悄悄入宮,以年假前給後宮太后太妃們請安送禮為名趕往後宮仁壽宮。
張太后正和幾名太妃姐妹在燈下打著雀兒牌,聞聽楊廷和求見,忙放了手中牌召他覲見;見楊廷和一襲普通棉袍打扮顯得極為低調,不免有些詫異。楊廷和進了暖閣來請安叩拜已畢,遂沉默不語,眾太妃女官們知道楊首輔這是和太后有事情要商量,均知趣的告辭而去。
待暖閣門窗關閉,屋內無人之時,楊廷和撩袍角噗通跪倒在蒲團上給張太后磕頭,張太后忙道:“楊大人這是怎麼了?進門來便不對勁,是有什麼事跟哀家說麼?上回公主擇駙馬的事情哀家又沒怪你,你還是替哀家看著點,有合適的人就……”
楊廷和低沉的聲音打斷道:“太后,臣無能之極,朝中之事臣無能為力,只能求助於太后;求太后保住我大明社稷江山。”
張太后蹙眉驚問:“為何說的如此嚴重?到底出了什麼事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窗事發
不久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