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天下吉祥安定之意,但這個詞聽上去總是彆扭。‘嘉靖’嗯……聽岔了倒像是‘家淨’這不是詛咒我新朝家家乾淨,生活困苦無著之意麼?”
群臣大翻白眼,這不是沒事找事麼?不過既然宋楠不同意,大家倒也沒什麼辦法,最後楊一清為了儘快解決此事,提出了隆慶這個年號,宋楠這一回倒是點頭同意了,年號的小風波由此平息。
眾人心中一致將宋楠此舉歸結為宋楠的一次故意為之,緣由其實也很簡單,鎮國郡王這是故意在這種小事上糾纏,藉此在群臣中立威,看看有沒有人為了這種小事跟他對著幹罷了。但其實自從楊廷和費宏張偉以及他們所牽連的數十名官員悉數被拿獲下了詔獄之後,朝中遍佈皆為宋楠楊一清張侖一派之人,又有誰會忤逆宋楠之意,鎮國郡王此舉卻是完全的多餘了。
隆慶帝即位之後,第一次早朝上,宋楠主持之下,內閣人選外廷六部的人員任命便來了一次大換血,楊一清成為內閣新的首輔,內閣中又增補王守仁、劉宇、王鑑之等三人,加上留守內閣的劉機,依舊為五人。六部之中,楊一清兼任吏部尚書,王守仁任兵部尚書,其餘四部除禮部尚書何鑑留任之外,其餘全部調換。
在張侖楊一清的提議之下,京中團營、神機營、神樞營、外二軍營以及京畿五軍都督府兵馬一併合併,統稱為京營,共二十營兵馬,人數接近二十萬,設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