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也休朝三日,這可不是朕偷懶,可是無奈為之。”
李東陽忙道:“皇上說哪裡話來,都是臣等之過,不幹皇上的事。”
正德點頭道:“那就好,朕就怕你們說朕偷懶不上朝,所以把話說在頭裡,免得朕的書桌上又遞上來厚厚一疊摺子來。”
群臣默然,皇上越來越老練了,說話也越來越帶刺,這些調侃之語雖看似是玩笑話,其實也是皇上表達心中的不滿,好容易逮到奚落李東陽的機會,正德豈會放過。
“劉瑾啊,看看今日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廷議的?若沒有的話,便請眾大臣奏議吧。”正德看向劉瑾道。
劉瑾忙躬身道:“皇上,今日有件大事要議決。”
正德道:“何事?”
劉瑾道:“便是三邊總制官的人選之事,內閣拖了數日未對人選票擬,今日總該要有個結果了;畢竟邊鎮之事急的很,早一日決定人選,也可早一日上任,以免邊鎮出些什麼事情來。”
正德點頭道:“說的是,李首輔,關於三邊總制官的人選,內閣可有結果了?”
李東陽道:“啟奏陛下,關於馬昂任三邊總制官之職的票擬結果已經出來,請皇上過目。”
李東陽從袖中取出一本小冊子遞上,劉瑾親自走下臺階接過去,雙手呈上龍案。
正德緩緩開啟小冊子,眉頭擰起道:“三票反對,兩票贊成?這麼說內閣是以為馬昂不合適了?”
李東陽道:“正是,老臣和楊廷和大人、王鏊大人均覺的馬昂不適合擔任此要職,焦芳大人和顧佐大人則是贊成的。”
劉瑾皺眉道:“李首輔,馬昂是皇上欽點的人選,你們故意拖延了這麼多天下來,卻給了個不同意的結果來,是否要將三邊總制官的人選無限期的拖延下去。這個人選篩選不下七八名,總是一個個的否決,何年何月才能有結果?三邊還要不要了?”
李東陽看了一眼劉瑾拱手道:“劉公公,這話是從何說起,我等是因病請假,豈是故意拖延?三邊是我西北門戶,我等之憂心不下於公公,如何說要不要?”
劉瑾道:“既如此,為何又否決馬昂?”
李東陽道:“劉公公,正因三邊重要之極,我等才更加的慎重,故而慎重考慮之後覺得馬昂不合適。”
正德皺眉道:“你這票擬摺子上給出的理由是馬昂才能聲望不足統帥三邊,有何根據麼?”
李東陽道:“據臣等得知,馬昂從弘治十五年襲父職入軍,先是在大同任遊擊將軍,調往西北延綏任總兵不足三年,西北各鎮軍務錯綜複雜,他的資歷尚淺了些,人也顯得不夠老成,三邊總制官必須要有老成持重有經驗之將擔任,才能穩定三邊震懾蠻夷。”
正德還沒說話,劉瑾便笑出聲來道:“你這算是什麼理由?簡直是笑話。”
焦芳也上前道:“臣也以為李首輔此理由荒誕,臣票擬中雖據理力爭,無奈李首輔和楊廷和王鏊三位大人抱成一團,臣也沒法子。”
李東陽慍怒道:“焦大人,什麼叫抱成一團?我等是就事論事罷了,到你口中倒像是我三人結黨打壓你一般。”
焦芳淡淡道:“是否如此,明眼人皆知。”
楊廷和朗聲道:“焦大人,那本人可否說你可顧佐大人抱團,不顧實際的投贊成票,也是結黨之行呢?”
焦芳怒道:“豈有此理。”
楊廷和道:“要問你豈有此理才是。”
劉瑾咳嗽一聲道:“現在是在討論三邊總制官的人選,可不是來聽你們內閣來吵架的。”
焦芳知道自己歪了樓引起劉瑾不快,於是瞪了楊廷和一眼退回班列,楊廷和一笑也退回班列。
正德開口道:“李首輔,你們這理由顯然站不住腳,馬昂在邊鎮戰功卓著,無論在大同還是在延綏都風評良好,朕看此人還是合適的,不能以年紀和資歷取人嘛。”
李東陽拱手道:“皇上,三邊不同別處,不僅是地勢複雜,人際更是複雜,這一回三邊總制府的重設可不是如往常那般的走過場,而是要真正統帥三邊革除弊端,這便需要有對三邊瞭如指掌,對邊鎮事務捻熟於胸之人,馬昂顯然是不合適的。”
“笑話。”一人越眾而出,大聲道。
群臣竊語,驚訝於一向不表態的定國公徐光祚竟然今日也來插上一腿了。
徐光祚拱手向正德施禮,正德微笑道:“徐公爺有何高見?”
徐光祚道:“皇上,老臣實在看不下去了,老臣覺得內閣完全是置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