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是公主的奶孃,多年來已是親人一般的存在,小薔的父母又對公主有恩,所以楊嬤嬤同小薔雖名為奴婢,卻也同親人一般。尤其遭逢大變,公主對年僅十一的小薔更有幾分憐惜,平日也只是叫她做些簡單的家事,也同唐明允一起讀書識字。
長公主是個聰慧的人,她心裡清楚當今皇上並不甘心放過他們,只是礙著根基不穩,賣那些古板的重臣一個好,才會讓他們離開京城。因此她並沒有如許多人所想一般回到駙馬的老家,而是來了楊嬤嬤的老家楊家村,這裡還有楊嬤嬤家原本的一個宅子,雖年久失修,好歹還能住人。
唐家唯一的嫡子唐明允年十三,長得眉目俊朗很得村中少女的歡心,時常有人送個雞蛋、給把青菜,只可惜唐明允遭遇家變之後性格冷了不止一點半點,對待對他家有恩的小薔還能有幾分好臉色,於是小薔便被人遷怒了,被推下河讓她撿了個便宜。
望著窗外灑下的陽光,唐雨薔起身自己收拾妥當,走出房門楊嬤嬤已經在燒水準備服侍長公主起身。此時他們隱姓埋名,對長公主和唐明允也只是稱夫人和少爺,對旁人也只說家道中落,不得不回鄉。楊嬤嬤離家幾十年,村中的人基本都不記得她這麼個人,也就這麼糊弄過去了,此時他們也沒什麼可圖的,在村子裡還算安定。
唐雨薔同楊嬤嬤問了好,就拿了掃帚打掃院子,不多時唐明允提了一把木劍回來,身上還帶了些薄汗,楊嬤嬤便遞了衣裳給他,道:“天氣涼了,少爺出門也不多穿一件衣裳!”
唐明允臉色依舊清冷,說話卻帶了些溫度,道:“謝嬤嬤關心,不礙的。”也不用楊嬤嬤服侍,自己打水洗漱,楊嬤嬤則端了水服侍唐夫人洗漱。
唐夫人是金枝玉葉,要說琴棋書畫、女工詩詞那是沒的說,油鹽醬醋卻是一竅不通,如今落難了,花光了所有的銀錢來了楊家村,單靠做些針線換錢顯然不現實。這兩日米缸漸漸見底,楊嬤嬤不敢對長公主說,私底下卻愁掉了一把頭髮,是以吃了早飯,楊嬤嬤便提了籃子要出去採野菜。
唐雨薔這幾日都在養病,也悶壞了,便說要同楊嬤嬤一起去,楊嬤嬤想想也就同意了,領著唐雨薔出了門。楊家村依山傍水,村前是一條河,水流不急,時常有人在河邊網魚,山後就是重重疊疊的山林,夏日裡常有人上山採野菜,但到了秋後,野菜少了,便只有些上山打柴的。
楊嬤嬤雖說離家幾十年,但畢竟是楊家村長大的,野菜也認識不少,帶著唐雨薔是想著教唐雨薔認識一些野菜,以後叫唐雨薔採野菜,她也能打些柴換錢。唐雨薔出自唐家,別說認幾種野菜,這山中的草木她基本都認識,只是如今她只是國公府出來的一個小丫頭,自然只得當自己什麼都不認得,認真聽楊嬤嬤講。
楊嬤嬤見唐雨薔聰慧,她說一遍就能記住,便把籃子交給唐雨薔,自己拿了柴刀去砍柴,就算暫時換不了錢,家中也沒有柴火了。唐雨薔一副乖巧的樣子,拿了把鏟子認真的挖野菜,實則也在想法子,家中即將斷糧的事長公主和唐明允不知,她卻是知道的。哪怕她不把自己當成他們一家人,也知道如今自己的小命同他們綁在一起,自然盼著他們好。
要說長公主和唐明允都是聰明人,只是確實不懂過日子,長公主只知道做針線換錢,唐明允更是每日只知道讀書練武,唐雨薔都懷疑他是打算練好功夫找他舅舅報仇。楊嬤嬤是楊家村長大的,但離家的時候也就十一二歲,會做農活,但要說養家餬口,她也只想得出打柴換錢一個,是以唐雨薔覺得,這個家的未來,任重而道遠。
唐雨薔挖野菜的同時也留心著尋找一些藥材,容易尋到的藥材確實不值幾個錢,但多少能換一點,尤其勝在她能找到不少。正是秋高氣爽的時候,唐雨薔在屋子裡呆久了一出來只覺得神清氣爽,很快手裡的籃子就滿了,她卻不覺得累。
唐雨薔見天色還早,就提著籃子去找楊嬤嬤。楊嬤嬤砍柴的林子離唐雨薔挖野菜的地方不遠,走了沒多遠唐雨薔就見了正奮力砍柴的楊嬤嬤。
楊嬤嬤是長公主身邊伺候的,平日也沒有多少力氣活要做,如今重新過苦日子難免有些不適應,這一段時間衣裳已經被汗水浸透。唐雨薔跟過去,遞了水給她道:“嬤嬤喝點水,歇歇再砍吧!”
楊嬤嬤也累了,看了眼不夠一捆的柴火,接過唐雨薔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口,道:“我不累,小薔你把籃子放下,四下走走,等再砍一些我們再下山。”
唐雨薔知道雖然她只是個丫鬟,但楊嬤嬤待她就如親孫女一般,念著她年紀小,也不會叫她做砍柴這樣的事,何況她也確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