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的興盛,還有求於龍族,到時行雲布雨,可是龍族做的。
經深思,易清最後了有計較便道,”不必了,不過我可保你龍族在這一量劫無事,然過後自有歸附之人,到時我會指點爾等,此人日後也為聖人。“
這三位龍族的族長相視一眼,連忙拜謝,畢竟這次所行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再計較下去反而不美。
”不必謝,只是日後還有事求於你龍族也不定。“易清道。
三龍族一陣驚慌,”易清聖人何必如何分說,有事直接吩咐就是,可別嚇我老龍呀。“敖欽連忙道。
易清見後笑了,看來這龍族並非無能,而是日後的龍族經數次量劫,知道其中兇險,是以才有諸般可笑行為。
”呵呵,你們不必緊張,日後讓你們所行之事,是有大功德的事,也不是為難你們的事,你等回去吧。“易清笑道。
三龍一聽是功德之事,想到眼前的人,想必不會拿他們來開玩笑,是以連忙謝過才離開。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崑崙論道(2更)
自龍族前來後,易清對日後的人族便有了計較,不過此事只能在心中想,其中原委只有人族出現後才可行。這也是為了去了自己最後一線執念,好得真正的逍遙,大自在。到時,只會在逍遙中求道。
有了決定,明瞭計較,易清開始清修起來,只是他本就是閒不住的性子,又比較懶,是以才潛修千年,便有了外出遊走的念頭。
念頭一起,自然不會刻意壓制,是以便吩咐了童子看好島上,便出了大陣,往洪荒中飛行。
千年裡,說是潛修,實際上是研究了下定海珠與乾坤尺。
卻說,乾坤尺好像沒完善,居然無法與定海珠結合,想了想便明白,乾坤尺日後還有功德,尺量天地,也是量物之用,現在還沒得功德,自然沒有完善,是以也不再理會,只是儘量祭煉完全。
讓他想不到的是,定海珠,卻與海沒有什麼實際上的關聯,卻有著一股定的法則在裡面,是以才可定海。
只是在易清手上,此物不但可定海,更可如同混沌鍾般定萬物,只是威力沒有混沌鍾般厲害。
走在洪荒中,發現了一個問題,說是巫族霸在大地,也不實言,整個洪荒何其大,巫族又有多少,本以精血來造巫族就難,直到現在數量上確是不少了,只是相對龐大的洪荒而言,也少得可憐。
走動中,多是見到妖族。
只可惜,洪荒中的妖族,只要化形以上,都被招納到天庭上,其下的妖族仍在洪荒大地上,是以多有被巫族殺戮之事。
是以弄得整個洪荒一片殺戮之氣。
看著洪荒中被殺戮的生靈死後,現出的魂魄,多遊蕩在洪荒中,不少之地在大量的魂魄之下,形成了陰寒之地,還有不少汙穢之地。
每每見到,易清總會搖頭嘆息,本想渡化,不想眼下輪迴未成,渡化後也不知讓這些魂魄到何地。
是以只能望而興嘆,最後實是無法,只好在洪荒中尋得些礦物,以大法力煉製了一個專裝魂魄的寶瓶,至於何名,連這都懶得起。
於是,易清一路上,走走停停,或欣賞洪荒風景,或渡化魂魄,又或者見到邪修,直接以大法力渡化,也不管日後這些邪修何去何從,只別讓他見著就行。
至於被他渡化的,卻是改了性子,直做起好事來。
這般行走洪荒,實是罕見,再看其他大神通者,都潛修,或是悟道,要不採礦煉寶,或是講道收徒。
路上,也遇到不少妖族,可惜都是些未得道之妖,也不在意!
至於巫族,易清是有意避開,也不想與其相遇,畢竟一遇之下,打鬥事小,只是以他性子,麻煩為大,直接打殺了事,也不行,人家畢竟為盤古遺脈,整個洪荒為盤古開闢,萬物更是盤古所化。
是以,易清對盤古一直有著敬意,是一種尊敬。
易清毫無目的轉,不想轉了數百年,居然到了不周山前,看著眼前直衝天際的巨山,還有其中已經逐漸變弱的盤古氣息,搖頭嘆了下,直往不周山中走去。
在不周山轉了一圈,不想毛都撈不著一根,本來還想從中挖幾件先天靈寶的,不過易清也不在意,他還沒打算收徒呢,有沒有都一樣,再說像這般散人一般,收徒了不知道怎麼教化,難道傳下了道,直接扔一邊了事?這太沒責任感了。
是以,他一直沒有收徒之意。
離開了不周山雙胡亂轉,最後轉得無聊之下,想到前往崑崙山尋三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