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代,六祖慧能提出頓悟的主張,連坐禪也免了,認為頓悟並不要求離開現實生活,“舉足下足,長在道場,是心是情,同歸性海”,“提水砍柴無非妙道”,在日常勞動生活中都可以頓悟成佛。少林功夫便起源於僧人的日常生活。相傳跋陀的弟子慧光十二歲時,能在井欄上反踢毽子五百下。在井欄上踢毽子是很危險的,功夫不到家就可能跌落井中。少林功夫的許多招式都是僧人們受日常勞作如挑水、掃地、打柴、燒火動作的啟發加工提煉而成的。最高深的功夫其實也是最普通的功夫。被譽為少林功夫之源的《易筋經》,記載的就是一種疏通人體經脈從而強筋壯骨的功夫。菩提達摩採用壁觀的方法參禪,長期靜坐,睏倦是難免的,要時常起來活動筋骨。相傳達摩走後,少林僧人在洞中發現了一個鐵盒,盒上沒有鎖,卻打不開。聰明的僧人用火一烤,鐵盒便開了,原來鐵盒被蠟封住,以防水汽侵蝕。鐵盒中有兩部書,一本是《易筋經》,另一本叫《洗髓經》,都是用梵文寫的。當時,少林寺裡真正懂梵文的只有二祖慧可。慧可把《易筋經》留在少林,自己拿著《洗髓經》去雲遊天下。寺中也有一些對梵文一知半解的僧人,你翻他譯,依法修煉,以致後來少林功夫多如牛毛。後來,有位僧人帶著《易筋經》去峨眉山,見到了天竺僧人般剌密諦。在般剌密諦的幫助下,《易筋經》才有了中文版。慧可雲遊歸來,帶回了他自己翻譯的《洗髓經》。大家兩相比較,才發現《易筋經》和《洗髓經》原來是一體的。自《易筋經》問世,少林僧人坐禪與習武已是密不可分了。

第69章 少林佛法(下)

龍丹在少林的藏經閣內閱讀了大量的典籍,最能是龍丹受益的莫過少林寺的《易筋經》和《洗髓經》了。現在的年代,資訊特別發達,類似修煉功法的書籍滿天飛,但是,龍丹閱讀了少林寺藏金閣的典籍以後,才知道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市面上出售的和網上的那些東西根本就不足以相信,龍丹所看到的《易筋經》和《洗髓經》跟網上流傳的大不相同。 《易筋經》大意有二:一曰清虛,一曰脫換。能清虛則無障,能脫換則無礙。無礙無障,始可入定出定。所說的清虛就是洗髓,所謂脫換,就是易筋。

《洗髓經》之說,則是相對人的情慾來說的,人一生下來,身體就被空氣汙染。必洗滌淨盡,無一毫瑕疵,方可超脫凡人,這就使所說的根基。所謂的洗髓,就是清其內臟;所謂的易筋,就是堅其外表。

練習易筋經的原因就是,人生下來後,有的人筋松,有的人筋軟,有的弱有的強。如筋弛則病、筋攣則瘦,筋靡則痿,筋弱則懈,筋縮則亡,筋壯則強,筋舒則長,筋勁則剛,筋和則康。因此要想成道必先易筋以堅其體,壯內以助其外。

所謂的易,就是陰陽之道,即變化之易。易之變化,既是陰陽,而陰陽之變化,又關係到人的虛實。 所謂的筋,就是人身的經絡。骨節之外,肌肉之內,四肢百骸,無處不是筋,無經不是絡,筋絡連通,通行血脈,就是精神的力量。就像人的肩膀扛東西,雙手能拿物體,雙足能走路,通身之活潑靈動,都是筋的作用。

易筋洗髓的方法就是,使筋攣者舒張,筋弱者加強,筋弛者緩和,筋縮者變長,筋靡者變壯。即使再羸弱的身子,也可以立成鐵石,這就是所謂的易筋洗髓。

易經洗髓的修煉方法還有就是練內,就是所謂的“內壯論”其原文如下:“內與外對,壯與衰對,壯與衰較,壯可久也。內與外較,外勿略也。內壯言堅,外壯言勇。堅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堅是真堅也。堅堅勇勇,勇勇堅堅,乃成萬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剛之體矣”。

“凡煉內壯,其則有三,一曰守此中道。守中者,專於積氣也。積氣者,專於眼、耳,鼻、舌、身、意也。其下手之要,妙於用揉,其法詳後。凡揉之時,宜解襟仰臥,手掌著處,其一掌下胸腹之間,即名曰中。惟此中乃存氣之地,應須守之。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口氣,逸其身勞,鎖其意弛,四肢不動,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後絕其諸妄念,漸至如一不動,是名曰守。斯為合式。蓋揉在於是,則一身之精氣神俱注於是。久久積之,自成庚方一片矣。設如雜念紛紜,弛想世務,神氣隨之而不凝,則虛其揉矣,何益之有”。

“二曰勿他想。人身之中,精神氣血不能自主,悉聽於意,意行則行,意止則止。手中之時,意隨掌下,是為合式。若或弛意於各肢,其所凝積精氣與神,隨即走散於各肢,即成外壯,而非內壯矣。揉而不積,又虛其揉矣,有何益哉”。 “三曰待其充周。凡揉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