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大一會,副食品公司的業務人員就送來了一車不怎麼好賣的白酒,龍丹的兩個手下幫忙卸車,一切整理妥當,開始批發起白酒來。
幾天後,龍丹懷揣著貨款,來到了景陽縣酒廠。景陽縣酒廠是私人酒廠,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批民營企業。生產的酒叫“三碗不過崗”由於是新興牌子,雖然酒質很好,但不很暢銷。龍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說了這個牌子的酒,就動了心思。
龍丹跟景陽縣酒廠的廠長,幾經討價還價,最後敲定了價格,並簽訂了購銷合同。合同規定,龍丹的銷量不低於每月一車,也就是1萬兩千瓶。龍丹是魯中市總經銷,其他任何人不能再魯中市經銷者種牌子的酒。幾天後,龍丹拉著滿滿一車“三碗不過崗”牌子的酒,回到了自己的批發部。
為了促銷,龍丹又購置了一輛二手的柴油三輪車,實行送貨上門。購買滿1000瓶的貨主,可先賒欠,月底付清。這一措施一實行,滿滿一車12000瓶的酒不到一星期就銷售一空。月底回款80%,龍丹足足賺了1萬多元。龍丹又立馬去了趟景陽縣酒廠,支付了一車的貨款,又賒欠了兩車的三碗不過崗酒,龍丹押著三車貨興沖沖的返回了自己的批發部。此後,龍丹又購置了兩輛機動三輪,以每月8車酒的銷量,在商業街站住了腳。從此後的三年裡,整個魯中市各個商場,經營部,無一不是龍丹經營的“三碗不過崗”酒。到了後來,本地的酒廠廠長找到了龍丹,硬是讓龍丹經銷自己的“魯中老白乾”,並許諾可先賣貨後付款,可半年一結帳。龍丹,二話沒說就答應下來。並用同樣的方法,把這一經銷方式發揮到了淋漓盡致。每月只是賣本地酒的貨款就到了100多萬元,但是龍丹就是不結賬,只賣貨,弄得本地酒廠的廠長大呼上當。他原以為,龍丹撐破天也賣不了幾車,現在可好,龍丹半年就欠酒廠700多萬的貨款,搞得酒廠悲喜交加。喜的是,酒廠的銷量大增,效益就能翻番,悲的是,龍丹的銷售方式拖欠了廠子極大的貨款,要是銀行不支援就有周轉不靈的境況。
龍丹的經營狀況有了極大的好轉,人員也增加了十幾個。原先的倉庫根本也放不開了,龍丹就在商業街以外租借了一處大的倉庫。龍丹又擴大戰果,把酒的品牌擴充套件到了幾十個。又去省會城市洛水市糧食局的掛麵廠包銷了魯中市的市場。龍丹包銷的不時洛水市糧食局掛麵廠的掛麵,是新研製的“洛水牌”泡麵。當時,泡麵可是個新鮮東西,洛水牌泡麵可是很早的品牌,銷量也不錯。但是龍丹在魯中市的銷量每月就有十個大車100多噸。只是後來,洛水市掛麵廠因管理不善,質量逐漸下降,導致了大量的退貨,才使銷量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最後一蹶不振。被臺島來的“牛師傅”泡麵趁機發展起來,成了後來的第一大品牌。
一年下來,龍丹的經營相當出色,龍丹手裡也有了幾百萬現金。當初跟隨龍丹停薪留職的兩個小夥子也分到了豐厚的獎金,並用此各自購買了一套獨院小別墅。後來,兩人不甘心給別人做,自己也辭去龍丹的聘用,單獨幹起了生意,一直到後來,雖然沒有發展很大,倒也衣食無憂。
龍丹辭職這一年多,百貨公司的日子也就說不上怎麼好過了。公司領導見龍丹搞得紅紅火火,就有意想把龍丹請回來。可想而知,公司領導去了幾次,龍丹都是笑臉相迎,好酒好菜的招待,就是不提回公司的事情。公司領導見龍丹根本就不接招,無奈之下也就作罷。
龍丹早就想過,自己回公司是不可能了。自己也算是小有家產了,再回去已經是沒有什麼大的意思了。再說了,自己的確不適合再跟別人幹了。倒是自己,應該想想下一步怎麼擴大經營,或者轉型做點什麼了。
第22章: 結婚酒宴
龍丹跟陳影的親事定下來後,根據陳影老家的風俗,龍丹必須上門認親,這才算是被丈母孃認可。龍丹自是不能免俗,抽了個星期天,和陳影一塊來到了陳影的家中。
陳影的家在胡家灣,是個很大的村莊。陳影家裡的宅子是個四合院,家裡有兩個哥哥,兩個弟弟,兩個哥哥都已結婚,三弟還在上大學,四弟還在上高中,再就是父母了。陳影的的父親是胡家灣一帶的有名的農村建築隊工頭,帶著幾十個本村的老少爺們搞建築,有點文化,也算是胡家灣一帶的知名人士。
陳影的父親極其看重女婿的第一次正式上門,這一天,知道龍丹要來,早就邀請了七位本家的長者,等候著龍丹上門。龍丹進門一看,還真是場面不小,陳影的父親還特意請了廚師,正兒八經的招待女婿。
按照農村的風俗,新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