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字全斌,南宋時播州(今貴州遵義)人,抗蒙名將。
播州32楊氏地方政權的第十五代統治者,播州安撫使楊價之子,其父去世後,世襲其職。楊文留心文治,注重教化。主要功績在於繼承其父遺志,積極從事抗擊蒙古軍南進的鬥爭,先後六次派出播州軍隊在四川、雲南和貴州等地與蒙古軍隊作戰。南宋紹定年間,蒙古軍進入川北,楊文加緊練兵。嘉熙年間,蒙古軍進逼長江,四川制置副使、渝州知府彭大雅請播州土司出兵抗擊。楊文命副將率軍萬人赴石洞峽擊退蒙古軍,因功授武德郎、閥門批侯之職。不久,受詔主播州,晉升武功大夫、閣人宣贊舍人,隨即致書四川制置使餘玠,陳述防止蒙古軍南下的上中下三條策略並提醒餘價,蒙古軍可能誘和西邊土著部落南下雲南,進而東取廣西,形成南北夾擊之勢。餘玠贊其所論,其後戰勢發展果如所言。
宋理宗寶佑二年,蒙古軍由烏蒙(今雲南昭通)渡馬湖(今屏山)入宣化(今四川宜賓縣西),楊文派其弟大聲提步騎五千赴敵,九戰九捷,並俘敵將阿里等人。寶佑五年,蒙古軍由雲南進攻播州。楊文請準於朝,四川制置副吏呂文德同往羅氏鬼國,說服酋長共同抵禦。因屢建戰功,晉升中亮大夫、合州防禦使等職,食邑七百戶,獲准於“播州雄威軍”前加“御前”二字。
38歲的楊文正當年富力強,身高七尺餘,圓臉細眉,長著三寸餘長的山羊鬍子。上戴雙卷腳幞頭,一身博袍,腳下穿藍色的木底文士履,左邊的皮腰帶上掛了把狹刃單刀。光從外表上看,若不是身上有這把刀的話,整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即使是掛著那把刀,任誰也看不出他竟然是個掌領五萬大軍的一員大將。
這天是寶佑五年十一月初九,早上還是多雲的天,現在轉變成陰天了。楊文默默地站在河堤上,看著腳下向西南滾滾而去的河水,和遠處數艘小艇在十多二十丈寬的河上行走。
船上的漁夫們正甩出魚網,趁天冷農閒,河枯水少時多打些魚,製成魚乾後既可做菜又能當糧。
“糧食還是不敷應用啊。”楊文心裡感嘆:“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這裡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原住戶十不存一,少丁太少了。”
江安以西的那一片十多萬畝的田地是不要自己去操心的,手下軍隊和民戶們經過數年的重新開墾,已經有大半能種出糧食,今年就收穫了近二十萬石。而靠南的這一片今年才開墾的數萬畝水田,明年就能有收成。看來,要開墾這一大片數十萬畝的無主荒地,人口還是太少了些,應該令人多招引各處的流民到這裡定居屯墾,才能實現自己“屯兵以護民,墾田以養兵”的策略。
楊文今天處理完一些要緊的公務後,放下了手頭的其他瑣事,於巳時初就來到這裡。他嘴上雖然沒說,但跟著他的親兵護衛們也從他緊鎖眉頭的臉上看出,定然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困擾這位年輕的方面大將。已經呆了近一個時辰,他還一點沒有回去的意思。
他掃視了兩岸大部分已經轉枯的黃色野草,心中很是感激呂文德。這位父輩的老將軍是父親的至交好友,雖然只比自己大了十多歲,一直以來都很關照自己。到江安州任所後,知道自己這裡正屯兵墾田,發愁種子不足,立即自籌銀錢收購了數百石占城稻種,派人送到這裡來。使自己在這裡屯墾的“忠順軍”得以大面積推廣占城稻的種植,使自己轄下的田地大部分能一年兩熟。只要再有一兩年的時間,在自己的轄區內,不要說是現在的區區三萬餘“忠順軍”和本部二萬大軍,就是再加五萬大軍也不愁無糧,不虞缺馬。
可是,難啊!造成目前這樣的有利局勢,花費了自己和部下們的多少精力,用盡了自己所有的家產。
朝庭下撥的錢款僅夠二萬大軍的糧餉,要維持目前現有的局面已經實在沒有辦法了。更不用說再招收流民墾荒屯田了,光是安置新來流民的住宿、種子、農具就是一筆嚇死人的開支。
數日前,呂文德又託人帶來了一封信,信中除了一般性的問候之外,特別提到紹熙府的李家父子,那位探花郎李響,也可以說是位奇人。他已經聯絡好這位年輕人,此人不但有不世的文才,還能大批次打製出極好的火炮,他開設工廠,把個紹熙府搞得富得流油。不僅如此,這位奇人還率領手下的府兵,打敗了入侵的蒙古騎兵,現在的紹熙府成為了蒙古騎兵不敢輕易去招惹的地方,可是其他州府就不行了,蒙古騎兵時不時地進行襲擾,就包括了江安。
楊文心中暗想,既然此人把如此厲害,紹熙府的火炮營那麼厲害,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和這位姓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