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笑了笑,突然像變戲法一樣,從身上摸出來一罈酒!
“好了,今天大家都辛苦了,等會兒走的時候,大家都到雪兒掌櫃那裡領取獎金,每人一貫!我這裡有一罈好酒,大家一起來嘗一嘗!”李響很是大方。
那些廚子和夥計,還有美女服務員,一個個都笑開了眼!一貫啊,就是一兩銀子,這麼多錢,這位老闆還真是大方。
等到李響開啟酒罈,那種蒸餾白酒的香味就瀰漫開來,那些廚子最是識貨,一聞就知道是好酒。
李廚子激動地道:“好酒,老闆這是什麼酒啊,我從未聞到過如此這香的酒,跟這酒比起來,那些什麼名酒都是像馬尿一樣了!”
李響呵呵笑道:“這就是本知縣發明的新式白酒,現在只是在家少量製作了一點,等以後把酒坊弄起來了,這酒就能夠賣給客人,到時酒樓的生意自然會更加火爆,而大家的獎金呢也會越來越高的!”
這酒當然只是一點樣品,是李響用買來的酒蒸餾出來的,還算不得多好!等真正的老窖酒出來,恐怕立即就會成為搶手貨。
酒也是宋時消費量很大的飲料。這時的酒可分黃酒、果酒、配製酒和白酒四大類。
黃酒以穀類為原料,“凡醞用粳、糯、粟、黍、麥等及曲法酒式,皆從水土所宜”。由於大宋南方經濟的發展,糯米取代黍秫等,成為主要的造酒原料。
大宋的果酒包括葡萄酒、蜜酒、黃柑酒、椰子酒、梨酒、荔枝酒、棗酒等,其中以葡萄酒的產量較多,《五總志》說:“葡萄酒自古稱奇,本朝平河東,其釀法始入中都。”河東盛產葡萄,也是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但宋代的果酒製作技術還比較原始,在酒類消費中的比例不大。
宋時的配製酒多屬品味的滋補性藥酒,如有酴酒、菊花酒、海桐皮酒、蝮蛇酒、地黃酒、枸杞酒、麝香酒等,今人統計約近百種。
白酒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蒸餾酒。關於白酒的起源,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說法認為,白酒起源於唐宋時期,是中國人獨立完成,而非外域傳入。但宋人所謂的“白酒”,並不具有蒸餾酒的性質,當時的稱呼是蒸酒、燒酒、酒露等。宋酒的一大特點,是相當普遍地使用瓶裝。直到唐代,估酒往往行用升斗之類,宋時則大量使用酒瓶。瓶裝酒大致自一升至三升不等。
宋太宗時,因酒質低劣,皇帝下詔將兩浙“湖州萬三千三百四十九瓶,衢州萬七千二百八十三瓶”,“並許棄之”。宋真宗末,“杭州酒務每歲賣酒一百萬瓶,每瓶官價六十八文”。宋神宗時,“每年宮觀道場設醮”,使用大量皇室“法酒”,要“勾收空瓶”。
南宋時,“臨安歲供祠祭酒一千六百餘瓶、壇,又供天章閣、景靈宮及取賜酒一萬四千二百餘瓶、壇”。宋時出現了一批名酒。
《曲洧舊聞》《酒名記》所記錄的,是北宋晚年的名酒。如有宋英宗高後家的香泉、宋神宗向後家的天醇、宋徽宗鄭後家的坤儀、宋徽宗鍾愛的兒子鄆王趙楷府的瓊腴、寵臣蔡京家的慶會、宦官童貫家的褒功、梁師成和楊戩家的美誠之類,都是達官貴人家釀造的。
另有如開封豐樂樓的眉壽、白礬樓的和旨、忻樂樓的仙醪等,都是大酒樓之類釀造的。
還有各地的名酒,如北京大名府的香桂和法酒,南京應天府的桂香和北庫,西京河南府的玉液和酴香,相州的銀光和碎玉,定州的中山堂和九醞等。宋孝宗時,“禁****御酒,名薔薇露,賜大臣酒,謂之流香酒”。
到南宋晚期,名酒還有如軍隊殿前司的鳳泉、浙東提舉常平司的爰諮堂、浙西提舉常平司的皇華堂、江東轉運司的籌思堂、蘇州的雙瑞、越州的蓬萊春等,都由官府生產。
秀王府的慶遠堂、宋高宗吳後家的藍橋風月、宋寧宗楊後家的清白堂等,屬達官貴人家釀造。臨安“人物浩繁,飲之者眾”,而“諸司、邸第及諸州供送之酒”,尚不在名酒之列。
另一名廚子驚訝地道:“老闆,這酒是怎麼釀出來的?也太香了!”
李響笑道:“這酒只是用普通的白酒進行濃縮而成,就是用蒸餾的辦法,將普通白酒中的水分和雜質去除,這樣酒就更香了!不過,真正的濃香白酒,是要用新的方法釀造然後再蒸餾出來,到時你們便能嚐到那味道了。”
說罷,李響便把壇中的白酒倒在一個個杯子裡,那些廚子夥計就有點奇怪了,一個杯子裡面就倒那麼一二兩酒,這也太少了,恐怕一口就喝掉了。
李響笑道:“大家可不要以為這酒少啊,等你們喝下去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