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部分

,創了新高!

說到樓面價,自然就聯想到銷售價,有記者便問了起來。鄧如美稍一思考,說房子的開盤價是多少,影響因素很多,除了主要影響因素樓面價,還有建築成本和地產商的正當利潤,所以最終開盤價將會達到多少,也不太好說。

媒體喜歡刨根問底,要鄧如美預估一下。鄧如美頓了頓,說根據現行的房地產規則來推算,可能要賣到三萬五左右。

這一點,鄧如美沒有說錯,她的確是根據建築市場規律並參照大多數地產商的利潤率算的,如果不考慮其他**,三萬五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價格。

講到這裡,鄧如美覺得應該回避了,言多必失,適可而止就行。於是,她說今天就談這麼多,有事得先走。

媒體很很配合,也不糾纏盤問刁鑽的話題,比如房價抬升和國家政策的相容性等,一概沒問。

其實,採訪的媒體都是譚進文事前安排好的,他跟張道飛、邵卓出打好了招呼,讓他們周旋一下,讓現場的日報和晚報記者友好地多關注些江山集團。廣播、電視媒體那邊更不用說了,廣電局有很多熟人,隨便找一個就能把事情給辦好。

正是如此,鄧如美攜江山建設集團,在這次競拍會上是出盡了風頭,起碼在雙臨地產界,所有人都詫異於這匹黑馬。

當然,槍打出頭鳥。鄧如美的高調,也必將引起部分人的特別關注。

久大地產的老闆胡貫成是不用說的,他就對鄧如美就產生了莫名的敵視,因為她的出現,讓他多花了好幾個億。

胡貫成認為,如果沒有江山集團的出現,只有德達地產跟他們競標,他們可能十七八億就能鎖定勝局。可現在,竟然唱到了二十一點五億。如此一來,要想保持正常的利潤,房價還真得賣到三萬五,但是,根據目前形勢來看,三萬五的價格很有壓力。胡貫成算了一筆賬,假如到時被迫降低利潤銷售,也不是不可以,一般還不至於造成直接虧損,而且,在降低利潤銷售的同時,如果能實現帶動周遭三個地塊連體開發的目的,把價格整體都拉上去一點,也還是大有賺頭。當然,胡貫成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各種不利因素疊加,也有可能出現硬性虧本的情況。

不管怎麼說,胡貫成是認為讓江山集團攪了他的局。不過他也認了,商場如戰場,碰到交鋒,損失或輕或重都得領著,由此而產生的敵視,只能看作是一時的心情。

不過,胡貫成受到了蠱惑,讓他把心情上的敵視變成了行動上的仇視。

蠱惑胡貫成的人,不是別人,竟然是高桂達。

第七百三十四章 卡媒體

高桂達從松陽撤出以後,就把目光轉向了雙臨,而且還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施叢德。

施叢德也早就從松陽撤了出來。作為萬少泉的外甥,他有的是背景,一直走的是官商協作勾結的路子,不說空手套白狼也差不多。之前趁著松陽市政公司改制的當口,他過去接了攤子,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只是後來潘寶山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阻斷了他的撈金之路,無奈之下才離開了松陽。

同為“淪落人”,再加上高桂達和施叢德本來就認識,後來一聯絡又都到了省城,所以一拍即合,兩人合夥搞起了大手筆生意,開發房地產。德達地產,就是他們兩人建立。

按理說,久大地產被江山集團攪局,犯不著高桂達什麼事,不過因為鄧如美的出現,一下刺激到他了。幾乎是一瞬間,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他就鐵定認為,鄧如美和潘寶山之間的關係很不一般。當初在松陽,兩人有往來不是秘密,只是後來潘寶山在陽光礦泉會館運營上,罰了鄧如美一大筆錢,他們也就此“決裂”,很明顯,那應該是一出苦肉計。所以一直以來,兩人其實是在暗度陳倉。現在,潘寶山到了省城,所以她鄧如美就跟了過來。

也算是歪打正著吧,不管怎樣,高桂達是撞上了路子,所以,他要到胡貫成面前蠱惑一番,借打擊鄧如美來報復潘寶山。

在這事上,施叢德比起高桂達來更有迫切之心,也因此,在聽了高桂達的一番肯定性的猜測之後,他決定和高桂達一起到久大地產找胡貫成。

在胡貫成眼裡,施叢德有一定分量,所以對他和高桂達的到來比較重視,在久大地產的貴賓接待室迎接了兩人。

施叢德的談話避害趨利,決口不提自己的德達地產跟著競標起鬨的事情,只談鄧如美江山集團瞎攪和競標,而且還造謠惡意中傷鄧如美。

“我們公司的高總跟鄧如美認識,就參與競標一事,他們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