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翻卷著向南方去了。
劉邦被大乙尊者和守拙上人氣得快要吐血,他瞪大了雙眼死死的盯著四周光潔溜溜的良渚城,兩個手宛如雞爪子一樣痙孿著,看樣子是恨不得拔刀殺人了。
一路伴隨大軍攻打來這裡的眾多佛門世尊和道門教主則是盤坐在蓮臺、雲團上,一個個口觀鼻鼻觀心,好似沒聽到守拙上人和大乙尊者的吐槽。他們對劉邦的處置也是很不滿,準備酒宴歡慶?你劉邦有臉在這鬼地方歡慶勝利,這些佛門、道門的頂尖大能還沒臉陪著你瘋呢。
大乙尊者說得好,這裡就好似破瓦窯一樣的地方,劉邦也敢請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世尊、教主在這種地方吃肉喝酒?你打發叫花子呢?錯非劉邦是道祖挑選出來的人皇人選,這些世尊、教主早就摔臉子給他看了。
劉邦面色陰鬱的看了一眼那些一言不發根本不響應他提議的世尊、教主,無可奈何的低下了頭。
“安營紮寨,明日起先重建良渚,然後擇一良辰吉日祭天祭祖,慶祝我等將大虞取而代之!”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良渚絕殺
良渚高崖!
如今的良渚只能用‘高崖’二字來命名。偌大的有熊原被刮地皮颳得地陷百里,就是方圓千里左右的良渚城原址聳立如初。四周都是百里深淵,唯獨良渚一枝獨秀,這不是高崖是什麼?
在高崖靠東邊的邊緣處,一溜兒蘆棚扎得整整齊齊,眾多助戰的道門教主盤坐在雲臺上,頭頂放出靈光祥雲,雲彩中飄蕩著各色蓮花,點點金光順著靈雲的邊緣滴落,絡繹不絕宛如瓔珞垂掛。這些道門教主此番奉道祖之命在劉邦身邊助戰,除了他們自己親自出手,就連門下眾多弟子們人也都帶了出來。
一溜兒蘆棚內群仙匯聚,個個沉默不語,只是坐在雲臺上打坐參修。大虞高層潛逃,劉邦已經取而代之,但是劉邦還沒能真個一統大虞,如今除了良渚落入劉邦之手,整個盤古大陸都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還有得是各種麻煩。而這些麻煩,都是需要道門群仙為劉邦撐腰的。
所以這些仙人靜靜的坐在蘆棚下餐風飲露。遠處燈火通明,劉邦麾下大軍正在殺牛宰羊歡慶勝利,酒肉香氣撲面而來,令得眾仙人不由得皺眉搖頭。
在良渚高崖的西側邊緣地帶,同樣是一溜兒蘆棚很是整齊的一字兒排開。佛門助戰的眾世尊帶著眾多門人弟子盤坐在蘆棚下、蓮臺上,其中一位世尊正在口誦真言,講述佛門妙理。眾多佛門神聖同時放出頭頂祥光,有飛天、天龍、大鵬、金剛等諸般異象在虛空中照耀不定,和東邊數百里外的道門群仙放出的靈光祥雲打起了擂臺。
除開東西兩溜兒蘆棚下的佛門、道門核心弟子,劉邦麾下軍隊中再也沒剩下多少仙人和佛修。一路廝殺征戰,從南疆一直打到良渚,劉邦在佛道兩門高層的授意下一個分兵就害死了軍中幾乎所有的修士,甚至有幾個強大的仙門內的太乙金仙和佛陀級別的大能都被大虞的秘殿供奉擊殺。
這幾個明道境的存在倒也是天資卓絕之人,他們以凡人之身辛苦修煉,好容易有了如今的修為,還開創了一片大基業。奈何他們並非佛門、道門的親傳弟子,並不是七佛九道的嫡系門人,故而他們在這場大戰中也只能做了炮灰。反正三界神職欠缺的人數太多,好些個高階神職需要明道境的太乙金仙和佛陀才能填補,他們正好被送去封神榜填了那些神位。
一東一西佛道兩門的大能靜坐不動,劉邦麾下兵馬嘻嘻哈哈的正在大吃大喝慶祝勝利,在劉邦軍營的邊角落裡,一些鏖戰餘生的幸運兒正在哭天喊地的唸經超度自家的長輩。這些出身外域天境小仙門的修士,他們的長輩都在征戰中被大虞秘殿供奉擊殺,只剩下了他們這些小貓小狗逃出生天。
但是他們修為低微、資質也是極差,佛門道門的大能是看不上他們的,劉邦正在盤算著如何過河拆橋呢,哪裡肯管他們的死活?數萬倖存的小修士偷偷摸摸的聚集在大營的角落裡,為自家陣亡的長輩燒幾根清香,點幾張紙錢,頌唱幾句超度亡魂的經文,這也就是盡點心意的事情。
大虞丟棄了良渚基業,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一場大勝,從此人族就真個落入了道門和佛門之手。
只等封神榜中無數的元靈被封了神職,填補了天道中的空缺,七佛九道就能借助三界神位之力干擾盤古世界的天道法則,從順應天道的存在變成可以強行干擾甚至是改變天道的真正大能。他們更能強行抽取人族的氣運改天換地,將盤古世界真個操持在自己手中。
若是他們能夠成功,媧皇氏和聖盟自然不再被他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