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天羽先前感受著二女灼熱的目光,頗覺尷尬,心想唐朝的詩人也太偉大了,不但影響了後世文壇,竟能征服先秦楚漢時代的才女們,幸好老子在大學期間廣讀史書,博古通今,才能走到今日。
戀戀不捨送走雪夢依後,龍天羽在主帥帳內召開軍事會議,灌嬰、樊噲、夏侯嬰、張雲、金曉、虞峰、葛離等將領均有參加,李月瑤也在其中,幫忙出謀劃策,雖是女流之輩,卻沒有一人敢輕視她的才學智慧,包括龍天羽在內。
龍天羽攤開軍事地圖謀劃戰略部署,諸將靜坐無語,仔細詳聽,關乎到接下來的仗該如何去作戰,以少勝多那已成為他的慣例,說誰也不擔心那是假話,但每個將士視死如歸,死又算得什麼,只要盡情揮灑生命,那股沙場的激|情和熱血,已足夠男兒直往不悔。
作戰會議開了兩個時辰,涉及行軍路線、兵種選擇、糧草供應,許多細節問題,龍天羽面面俱到地從全域性透析,著重尋找章邯領軍佈陣的破綻,從而能一舉擊破。
諸般事分部完善後,龍天羽激勵眾人道:“章邯四十萬並重屯駐要塞,虎視眈眈,兵強馬壯,或許有些新上戰場不久計程車卒會動搖,爾等一定要體恤下屬兵卒,鼓舞動員一番,增強士氣,正所謂百萬之眾不用命,不如萬人之鬥,萬人之鬥不用命,不如百人之奮也,只要上下團結一心,全軍定可勢如破竹,殺秦軍片甲不留。”
李月瑤聽到片甲不留四個字,臉上表情微顯猶豫之色,欲言又止。
龍天羽餘光環顧,已知她有言欲發,疑問道:“月瑤,有甚麼意見,但講無妨。”
李月瑤點了點頭道:“古書云:〔兵者逆德之,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敵,本仁義焉〕它的意思是講刀槍乃是兇器,而戰爭是違背德政的行為,凡事都要有一個依據,因此能稱王於天下的君主,進行討伐暴亂的戰爭,足以仁義作為根本的,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少殺生的好,不然贏得了天下,也是堆骨成山,橫事遍野,毫無生還!”
灌嬰則道:“可兵書有云:善用兵者,能殺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震海內,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若不以暴止暴,以武止武,如何能制服兇殘的敵人。”
龍天羽嘆道:“戰不必勝,不可以言戰,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現下吾等要走的路是條死路,只有置死地而後生,戰爭本身靈活多變,我們要做到隨機而動,對於兵書古籍不可盡信,以仁義取勝也好,靠殺敵攻克也罷,都需要判斷當時的情景,而不是紙上談兵。”
灌嬰、李月瑤默然沉思,餘下將領們也都提高警惕,隨時聽候主帥調遣施令。
夜幕降臨,蒼穹如墨,點點星光亂綴。
荒野空曠,北風呼嘯,吹動著旌旗獵獵作響。
義軍營前火把通明,陣形整齊,南面是四萬龍軍,鬥志昂揚做好了出征的準備,北面則是送行的五國聯軍,十幾支諸侯部隊,相比之下,氣勢明顯弱之甚遠。
趙歇、張耳、藏茶、雪夢依、田都、皇欣、武滿等人列陣於前,為龍軍壯行。
寒風不減,美酒當前,龍天羽連飲三梔杯熱酒,豪情頓起,高喊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哈哈,好酒好酒,待日後若有機會,龍某請諸位彭城一聚,煮酒論英雄,何其壯哉!”
諸侯軍受他豪言感染,同時跪地拜禮,齊聲道:“恭祝上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夏侯嬰、灌嬰、樊噲、李月瑤、張雲、金曉等龍軍將士也都紛紛下跪,向主公施禮,堅定信念。
龍天羽則翻身上馬,一副君臨天下的姿勢,感受著眾人朝拜的滋味,聯想到當年秦始皇一統六國揮劍訣浮雲的氣勢,權勢地位是男人永不會厭倦的話題,而自己能否取彼代之,統一江山,成為一代千古帝王呢?
第十一卷 魚躍於淵 第八章 西楚出擊
尋秦記續之戰龍返秦 … 第十一卷 魚躍於淵 第八章 西楚出擊
龍天羽平復了心境,強壓下熱血澎湃的情緒,高喊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諸位將士請起,時候不早,龍軍也當出發歸返了,三軍聽令,起程!”
軍令傳出,四萬騎兵按各營各部隊形排好,有條不紊地向南進發,夜空之下,猶如一條火龍盤旋,聲勢浩蕩。
全軍火速趕路,下半夜熄火潛行,直到次日晌午已度過漳水,在南岸宿營三個時辰後,準備繼續兼程,向東南趙齊邊境進發,有意從秦軍背後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