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瑤在楚國舊都壽春之地,召集江東子弟打起復仇的旗號,聲討項羽為楚賊,害死義弟和李相國,一時集合李家舊部、郭族壯丁和部分江東吳越一帶的年輕子弟,組成一支七八萬人馬,對抗楚霸王項羽;其它諸侯,也在本地招兵買馬,築城屯糧,為中原大戰做準備。
韓信帶兵臨時徵收的五萬人馬以及三十多位將領自彭城郡出發,一路向西隨行押送大批糧草、輜重、戰車兵器趕往三秦之地,要接收章邯、司馬欣、董翳三處人馬,整編後佔據關東之地,鎮守函谷關,封鎖入漢川、巴蜀要塞,扼殺龍天羽於搖籃之內。
韓信坐在馬背上,眺望函谷關山川,回首看著金戈鐵馬、兵甲鏘鏘,旌旗飄展,心中微嘆:上次敗給龍天羽,當時自己手握精兵,又有雄關天險之利,而對方只是盟軍烏合之眾,天時、地利、人和優勢都偏向楚軍,最後還是失敗了。
那一戰,全軍潰敗,自己淪為俘虜,成為自己人生第二次大辱,而第一次胯下之辱恰恰也拜他所賜。
那一夜,盟軍火燒函谷關,出奇不意,天降神兵,也讓韓信認識了對手的可怕之處,竟一手打造如此精銳和飛天工具,使他敗的一塌糊塗,不明所以,這些屈辱和仇恨一定要包回來,血洗恥辱。
這一次去關中,要集合投降的秦軍和老秦族子弟,重新組建一支虎狼之師,困死入蜀漢之路,時機成熟,出關入漢川進行圍剿漢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
李月瑤站在迂邰城池上,舉目眺望烏江水,素顏如玉,肌膚雪白如脂,婀娜窈窕的身體裹在一身鎧甲內,顯得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在她眸光極遠處,對面的烏江岸灘,駐紮著數萬項軍,時刻準備著渡江攻佔城池。
自當日彭城項羽弒君,李園死在了項羽的冷箭之下,李月瑤與項羽結下仇恨,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春秋戰國推崇“膚髮受之父母”,“百事孝為先”,損發即是不孝,何況是殺父之仇,若不報,便是大大不孝,李月瑤借義帝旗號,舉兵反項,為父報仇,率先在舊楚之地抗衡中原聲勢最盛的東楚霸王。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項羽自覺神勇無敵,未將天下諸侯放在眼內,企圖達到一夫呼喝,八分來賀,群王臣服的局面,偏偏李月瑤第一個起兵,以發喪義帝,掃除賊子為名,號召天下諸侯共討項羽。
才女一聲吼,同樣威震四方,十幾路諸侯心懷鬼胎,加緊招兵買馬,擴張管轄範圍,同時坐望烽火走向,他們自知實力與項羽相差太多,絕不肯率先呼應。
再說,李月瑤是誰?拋開她秦朝三大才女的光環,她的男人是漢王龍天羽,楚霸王的生死勁敵,誰知這次復仇戰是不是大才女借題發揮,作為漢軍的先鋒,在舊楚吳越地舉兵討伐項羽,集合諸侯之力與項羽廝殺,兩敗俱傷後,漢軍突然從漢川殺出坐收漁人之利,平白做了他人嫁衣,因此當前諸侯王都是抱著靜觀其變,先謀後動的想法。
當然也有按捺不住的,田榮不滿項羽分封,恰在此時陳餘來投,因陳餘與張耳在鉅鹿反目成仇積怨過深,欲借齊兵討伐常山王張耳,商謀過後,田榮整兵七萬,陳餘、田都為左右偏將,親自帶軍攻打膠東王田市的地盤。
田榮一出兵,使諸侯之間的利益關係更加緊張,其中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直屬項羽,九江王英布,河南王申陽,臨江王共熬名義上依附項羽,衡山王吳芮,代王趙歇,燕王臧荼,常山王趙耳之前與漢王關係較近,此時大多雖按兵不動,但殺伐之氣暗流湧動。
這還不算,一些潛在的組織、劍門也開始活動起來,天下一統時,民間組織自動隱退,一旦逢天下亂世就會跳出來,有諸子宣傳各種學說,有劍手武士自薦到諸侯地依附王侯,好透過戰功獲得官爵和富貴,謀士、賢士、說客、劍手、三教九流像雨後春筍一下子層出不窮,徘徊諸侯各地,尋找適合自己的主子,還有幾個龐大的組織也浮現出來,時勢造英雄一點不假。
李月瑤冰雪聰慧,智謀過人,自然將中原的局勢看得透徹,強秦版圖被十八路諸侯瓜分,又有暗地組織活動企圖劃地用兵自立,天下亂的越久,形成春秋戰國割據的局面,諸侯實力越強,就越難統一,試想東周分裂,諸侯割據,大小國近百,然後大魚吃小魚,強魚吞弱魚,直到數百年後才由西秦完成統一,戰火連年,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項羽的勢力越穩固,各諸侯越強大,而漢川盆地過小,制約著漢軍發展,對夫君的統一大業越不利,因此,李月瑤帶父親舊部過江之後,沒有立即繞西南路回到漢川,而是駐留下來,屯集兵力向項羽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