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這些一直為了韓國百姓戰鬥是勇士心寒和後悔。
眾韓軍一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張良的話他們心中也明瞭,若不是為了反秦保家,誰願意生死反抗呢?說到底,他們在外奮戰,無外乎是想自己的老孃、妻兒子女可以日後過的舒坦。
而正如張良所言,楊林的一言一行,公平公正,敢為百姓著想,都也曾讓這些士卒欽佩。此時經過上述的解釋,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張良的選擇了,此乃大義。而李副將也有些羞愧,他方才還在大帳內氣憤不已,熟不知自己根本就不瞭解張良。
於是他上前一步,恭敬的行禮說道:“李冉願意效忠沛公,為故韓百姓奮勇殺敵。”
有了李冉的帶頭,許多猶豫不決計程車卒也變得堅定起來,他們一同高聲喊道:“吾等願意效忠沛公。”
張良喜極而望,六千士卒,有近四千人振臂高呼,而另外兩千多人,他也沒有強迫,人各有志。選擇不同的路,註定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卻沒有對錯是非。他揮了揮手,努力讓自己的心情保持沉穩,說道:“良願與汝等一起為沛公大義盡心盡力。”
隨後在李�